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一段跨越43年的医患情缘
发布时间:2017-2-22 阅读:5325次

  1974年,27岁的许秀芳不幸患上听神经瘤,当时CT、核磁共振等先进医疗设备尚未进入临床使用,通大附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刘道坤通过询问病史、严格体格检查、采取物理诊断、定制手术椅等方式,为其成功手术。
  43年后,许秀芳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听神经瘤再次复发,她第一个念头就是到通大附院寻找当年为她医治的刘医生。

43年前,她遇到了妙手仁心的医生
专门为她订制手术椅,成功摘取肿瘤

  “那时病人还很年轻,家住如东,当时的症状是左耳听不见,并且头昏,走路不稳,共济失调,眼球向右边看时还有震颤现象”刘道坤回忆道。
  通过气脑造影等检查后,刘道坤推断:患者患有脑干旁肿瘤——听神经瘤,必须手术切除,由于肿瘤所在部位较深,临近脑干,且周围有多组颅神经及重要血管,手术不仅复杂且风险极高,当时国内能独立开展此手术的医院为数不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刘道坤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他根据病情自行设计手术器材,然后和南通七一机床厂的技术师傅反复磋商,前后研制出气脑造影椅、脑血管造影快速换片机、开颅活动头架、坐位手术椅等,这些器械在临床手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许秀芳手术时用的坐位手术椅就是刘道坤教授自行设计定制的。
  “因为肿瘤长在左耳的后面,无论是躺着还是趴着,都不好手术,手术床也非常简陋,体位的安置较难,只有坐着手术才能更为精准切除肿瘤。”刘道坤介绍,这套手术椅后来还刊登在当年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作为先进经验向全国医疗界推广。
  幸运的是,许秀芳的肿瘤切除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几十年来,她的身体一直都很健康,和正常人一样劳动。儿子杨炎焘告诉记者,尽管母亲左耳听不见了,但家中的三四亩地都是她一个人忙前忙后,平时连伤风感冒都很少。

43年后,她入院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恩人
在高大上的医疗设施下,再次成功手术

  今年,许秀芳又出现了跟43年前类似的症状:头昏,行走不稳。她跟家里人说,想去通大附院找刘道坤教授看病。
  2月2日,家人将她送到了通大附院,而她到院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找刘道坤医生!”
   时隔43年,刘道坤已经85岁高龄,从当年的主治医师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担任通大附院大外科主任、神经外科主任,江苏省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2012年6月,刘道坤被市卫计委、市医师协会授予南通市“医师终身荣誉奖”。
  再次见到刘道坤,许秀芳十分激动,仿佛见到久违的亲人,总算安心了。经过核磁共振检查,证实患者是听神经瘤复发,此次为她主刀的是通大附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顾志恺、周非和主治医师李剑。
  手术安排在2月8日,据了解,这种手术为四级手术,属于神经外科难度系数最高的。
  “为了更好地愈合,我们选择在老的伤口上动刀,实施微创手术,将损伤和风险降到最低”,顾志恺介绍,上世纪70年代,神经外科还没有独立病区,与骨科一起挤在8号楼,使用的仅仅是简单的立灯作为照明,连自动牵开器、双极电凝等设备都没有。
  如今,一个专用手术床、特殊头架、高清显微镜、神经导航等医疗设备提档升级,术中还可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手术条件也大为改善,可谓“今非昔比”。
  经过3个小时的手术,一块3×3×2.5公分的肿瘤顺利切除,术后未出现颅神经损伤的征兆,据悉,许秀芳近期即可康复出院。
   跨越43年的光阴,她在同一家医院、同一个科室,接受了同一种病症的手术治疗,这是一份历经岁月积淀的信任与托付。

  通大附院神经外科主任陈建教授:尽管如今医疗设备先进、显微外科技术日益成熟,但是我们医生对每一台手术都不敢有一丝懈怠,尤其在我们神经外科,每一台手术医生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手术刀连接着患者的生命,必须全力以赴。
  通大附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施炜教授:患者43年来一直记着当年为她手术的医生,43年后疾病复发、生命受到威胁时,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我们的医生,患者这份信赖、这份托付让我们所有医务人员为之感动,这是对我们医生最大的理解和安慰。
                                         文/冯启榕 薛晓慧   图/李 剑  陈善良

  苏ICP备05033463号-2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