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守护江海百姓心脏的“航母集群”
发布时间:2018-5-29 阅读:9437次

  在“谈癌色变”的当下,社会公众往往忽略了另一个健康“杀手”——心脏疾病。不用说急性心梗仅有的3个小时黄金抢救期,通大附院曾对一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跟踪,发现其5年生存率竟只和众多恶性肿瘤患者相仿。“作为南通地区的龙头医院,我们有责任为江海百姓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心脏守护线,来战胜各种心脏疾病。”通大附院副院长施炜表示。

  
胸痛中心成立两年,救治率翻一番
  “女,65岁,剑突下痛7小时,伴背痛”“男,81岁,胸痛半天,血压高,已负荷处理”……
  5月19日,在办公室里,通大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翔向记者展示着通大附院胸痛中心微信群里的内容,引人注目的是,这两条信息的发送时间分别是深夜11:22和凌晨4:28。
  看到记者的疑惑,吴翔介绍说,急性心梗的发作时间不固定,但多发于深夜和凌晨,因此这个微信群是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有人值守,就是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一旦有急性心梗病人发作,我们会立刻发动起来,人手不够,即使是在家里已经睡着了的,也要立刻喊醒赶过来,疾病不等人啊。”吴翔表示,急性心梗最大的挑战不是疾病或手术,在当前科技条件下,进行心脏介入搭支架手术已经完全成熟,最大的挑战还是时间。除去路上的时间,往往需要医院半小时内完成手术前的所有准备。由于时间紧迫,通大附院对待这类病情都有绿色通道,救护车可以直接开到手术大楼楼下,无须再走急诊流程。“最快的曾经10来分钟就上了手术台。”
  2016年5月,通大附院成立了胸痛中心,整合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心胸外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个学科,建设具有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2017年5月,通大附院又成为全市首家中国胸痛中心,标志着医院在胸痛救治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招牌闪耀,形成守护“航母集群”
  以拿到中国胸痛中心为发轫,去年以来,通大附院又先后拿下“中国心衰中心建设单位”“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建设单位”等国字号的称号,并加入了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形成守护江海百姓心脏的“航母集群”。 “这些称号并不是一个个牌子,它体现的是通大附院的实力,将进一步提高南通及周边地区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成功率。”吴翔说。
  他以“心衰中心”为例,进行了介绍。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其发病率不断增高,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是21世纪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被称为心血管领域尚未被攻克的“堡垒”。作为南通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房颤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左心耳封堵术等心血管内科先进技术已在通大附院常规开展。而成为中国心衰中心之后,通大附院将通过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推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模式,实施以心衰指南为依据的规范化诊疗和患者长期随访管理,提高心衰的诊治水平。
  近年来通大附院承担南通市重大民生课题——心衰的规范化诊疗,是国内率先应用心衰超滤专用设备进行超滤疗法的单位之一,目前已经常规开展并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各种新型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给心衰患者带来了切实的获益。在器械治疗方面,单腔、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心衰同步化治疗的三腔起搏器(CRT)植入术、体内除颤复律器(ICD)植入术常规开展,手术量在省内居于前列,并进行希氏束起搏治疗。心衰的基因检测,常规靶基因筛查推荐对心肌病患者行分子基因分析的精准诊疗,目前也在开展中。

  
承担指导重任,提升地区诊疗水平
  “除了治病救人之外,我们这几个中心更重要的责任是指导周边地区医院,提升整体诊治水平,救治更多的患者。”吴翔点出了“航母集群”更为重大的使命。一方面,通大附院派出专家到周边医院指导心血管专科的建设,另一方面,他们也邀请周边各医院心血管方面的医生来通,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提升整体诊治水平。
  去年5月,当通大附院成为全市首家中国胸痛中心的时候,他们还是在“单打独斗”,而经过一年的“传帮带”,如今各个县级医院几乎都已经拥有了地区的胸痛中心。“这样基层患者不用再花费大量宝贵的救命时间在路上,可以及时在附近县级医院救治。”吴翔表示,而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前文提到的通大附院胸痛中心微信群也应运而生,涵盖通州、如东、海门等县(市)区,甚至盐城部分县级医院也加入其中。这个群里,活跃着一支由心血管内科及急诊科医务人员为核心的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24小时快速反应团队。
  此外,通大附院还与南通地区18家医院签订协议,建立了心衰中心协作关系,对顽固性心衰病人做到及时转诊,使用新型抗心衰药物及超滤治疗。
  南通日报 陈可

  苏ICP备05033463号-2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