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迎接季节性医疗高峰,他们在战斗
发布时间:2019-1-14 阅读:2732次

  最近,各地各大医院均出现了季节性医疗高峰,就诊人群尤其以儿童患者增长明显。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小患者就医安全,儿科专家提醒大家做好家庭自我防护,同时也恳请大家对就诊时的等待多一些理解宽容。

急诊儿科和输液患者明显增多
  蜿蜒的队伍从收药护士面前的办公桌向南,从过道里穿过了两道门,到达心脏彩超室的门口,再向东拐弯,画出一个大写的“L”,笔者数了一下,这支队伍70多人,他们都是患儿家属,有的手上还抱着孩子。这是近段时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输液室的一个场景。
  最近,各大医院均出现了季节性医疗高峰,尤其是儿童患者明显增加,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还有的表现为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据通大附院门诊部统计,1月1日以来,儿科门急诊人数较以前有明显增加。1月12日门诊就诊儿童377人,急诊就诊儿童774人,当日急诊输液总人数1080人,而在平时,急诊输液一般在380人左右。
  急诊儿科医生周小娣麻利地戴好听诊器,正在为一位发热的小朋友检查。她告诉笔者,坐在对面诊桌为患儿看病的副主任医师倪海东这天下午本该休息,从微信群里看到同事实在太忙,他坐不住了,自愿赶到急诊儿科来增援。要知道,此前一天,周小娣的上班时间为6:30-12:30,17:30-22:30,一共看了166个小患者,上班期间她没有喝过水,顾不上去厕所。

多措并举确保安全,不怕辛苦只盼理解
  “能不输液的就不输液,确需输液的减少输液袋数。”这是通大附院医务部主任、儿科学术带头人赵建美主任医师在儿科医生群里的一段话。
  扎堆就医的小患者给医院急诊儿科和急诊输液室带来了不小的挑战。1月7日一早,通大附院副院长施炜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一系列措施确保小患者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恢复儿科急诊高峰机制,由一位专家夜门诊,两位普通夜门诊;患儿多的时候,病房二线班前来支援;必要时,门诊儿科医师延迟下班;护理部调配各科志愿者支援急诊输液室;夜间打开通往门诊通道的门,增加患儿和家属休息与候诊区域;夜间急诊收费也可以挂号;行政总值班加强对急诊各诊室及输液室的巡视,根据情况协调处理;安全保卫处维持秩序、加强监控,确保安全。
  急诊输液室的配液台前,护士们正在紧张忙碌地配药水,其中有五位帽子上带着蓝杠,她们是急诊大科互助支援的护士长和总长,每天下午她们都先到输液室帮忙。每一袋液体、每一支药物经过医务人员的手都会严格核对,这些时间不可省却,一些抗生素药物难以溶解,要在震摇器上摇动直至化开。一个患者一个输液小篓子,有的里面有四袋补液,因为药物的性质不同不能混合,部分患者需用两根输液皮条,一项项操作都需要时间。再忙,也要严格执行核对制度,保证患者安全。
  “最苦的是我们巡视班的护士,上班就像上足了发条的机器,这边换水那边跑,下班时一个个都拖着腿、撑着腰,看着真心疼。”输液室护士长张学梅说。“家长带孩子来医院也很辛苦,有的家属在等待了那么久后还能对我们说声谢谢,这个时候我们都好感动!”

儿科专家友情提醒,家庭防护减少生病
  针对目前的季节性流感,赵建美主任提醒大家,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家中要开窗通风,注意休息多饮水。室内空调温度一般在20度左右,不宜过高。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感冒不一定都要输液,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如果发现明显咳嗽咳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高热不退,呕吐较多,腹泻明显等情况,需及时去医院就诊。薛晓慧



  苏ICP备05033463号-2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