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生命起点的守护者
发布时间:2009-3-11 阅读:4052次





  “我的宝贝脸不黄了,变漂亮了!”站在我院新生儿室门口,通州的袁女士从医生手中接过孙子的时候,难掩自己激动的心情。小孙子因为新生儿黄疸在这里治疗了一段时间,今天是他康复出院的日子,一家人高兴得像过节一样。同家属欢喜雀跃的表现相比,郭飞副主任医师显得平静许多,他有着17年的新生儿救治经验,在一迭声的感谢中,他反复向家属交待孩子回家后的注意事项。
  对于生病的婴儿来说,这里是温暖的港湾,而对于日夜坚守的白衣天使来说,这里却是与病魔斗争的战场。为了打胜这场“温柔的战役”,近二十位医护人员早已习惯了加班加点,每个医生都有半夜从热被窝里爬起来赶到医院参加抢救的经历。
  对于医护人员的辛苦,来自如皋如城的邵女士一家颇有感触。自从儿子浩浩早产开始,全家就和新生儿室打起了交道。孩子早产住院是国庆节,第二次患肺炎住院是元旦,但他们发现医护人员根本就没有节日的概念。浩浩因为肺炎引发呼吸衰竭,第二次入院的时候全身青紫、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只有70%左右,非常危险。擅长呼吸机使用的胡新民副主任医师听到消息立刻放弃休息、赶到医院参加抢救,经过一周的辅助呼吸、二十多天的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小浩浩终于逃过一劫,病情稳定下来,开始进食,体重也从入院时的5斤增长到了9斤左右,难怪邵女士从郭主任手里接过孩子的时候差点认不出来了,“他胖了好多,你们不但救了孩子的命,还把他养得这么好,真是太谢谢了!”邵女士一家抢着抱孩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据郭主任介绍,仅2008年一年我院新生儿室就收治患儿700多例,其中危重患儿占30%以上。郭主任说,新生儿不同于一般的成年病人,用药都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每天进行调整,所以查房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对孩子逐一检查,基本上每个小孩每天都会开一张新医嘱,一天下来都是感觉精疲力尽。而护士们更要担当起母亲和白衣天使的双重角色,这里是无陪护病区,二十几个患儿的喂养、更衣、洗澡、安抚等工作量是很大的,而且婴儿们不会说话,任何不适和病情变化只能靠医护人员“火眼金睛”的观察。“责任太重大了,容不得一点马虎。”已经是“奶奶”级的儿科科护士长茅志娟谈起新生儿室的护理工作时一脸的凝重,“压力大,很辛苦。”这也是他们全体医护人员的深切感受。然而当看到孩子甜甜的睡眠和家长们感激的目光时,大家心中十分欣慰。        倚 戈/文   许丛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