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高危 妻子难以抉择
8月1日中午,南通富士通公司日方高管芹泽孝次在登山时,反复胸口疼痛,他和家人立即就近去医院诊治,初步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需要住院治疗。芹泽孝次的夫人周女士是南通人,她毫不犹豫地让丈夫芹泽住进了通大附院心内科。
芹泽入院后不久,根据多项检查结果,诊断为非ST段抬 高性心肌梗死,属于高危病人,随即转入CCU病区进行短期的药物强化治疗,择期进行冠脉介入手术。听说要手术,远在日本的亲属以及富士通公司的领导都再三表示,一定要尽一切努力将芹泽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患者妻子更是心急如焚,彻夜难眠。患者的病情不允许搬动,回日本、去上海已不可能,那么,是请上海的著名教授来会诊和手术,还是完全托付通大附院的医护人员,周女士深感责任重大,一时难以抉择。
深入了解 家属舍远求近
病人心脏的血管随时可能完全阻塞。病人和家属还在犹豫中,CCU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开展救治工作,吴翔、魏美芳、秦小同主任多次到床边诊治,组织病情讨论。介入组潘闽副主任医师、盛红专博士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等。
通过几天的接触,周女士感觉到医师们非常真诚亲切,她还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通大附院是南通最早开展心脏介入治疗的医院,心脏介入手术在通大附院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的医疗技术,迄今为止已经为900多名患者成功施行了心脏介入手术。不断增强的信赖感促使周女士慎重作出了决定:不用舍近求远,就在附院,就请潘主任和盛博士来为丈夫手术!周女士告诉日本的亲友:“因为信任,我放心将芹泽的生命托付给他们。”
团队合作 手术完美安全
8月7日,是周女士终身难忘的一天,这天芹泽要做介入手术了。手术前的这段日子,医务人员的悉心照料让芹泽无限温暖。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吴翔主任一直坐镇手术监护室,密切监测,及时指导,为芹泽的手术保驾护航。造影的结果验证了医生们的判断完全准确,芹泽的冠脉血管有三支多处狭窄,从造影图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常情况下直径3.5毫米的血管变得像头发丝那么细,已接近完全阻塞。根据病情,为芹泽置入4个支架,狭窄处的血流立即开通,芹泽心脏中的“炸弹”被医生们的巧手排除了。
顺利康复 情谊跨越国界
术后的芹泽正在一天天地恢复中,第三天以后就可以下床在病房里走几分钟,再也未出现胸口疼痛不适。周女士动情地说,那天的手术从11点30分一直做到下午2点,也不知道医师们有没有先吃饭,手术结束时,看到潘主任、盛博士和耿医师身上的汗水湿透了衣裳,她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富士通公司,有很多日方技术人员,他们听到芹泽手术成功的消息,都说通大附院医护人员不畏艰难、技术精湛,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令人称赞。芹泽先生在日本的亲属纷纷打来越洋电话庆祝手术成功,并祝愿中日友谊地久天长。
晓慧 金霞 摘自8月25日《江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