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红心向党 | 游波:青春蓄力 争做硬核医生
发布时间:2022-10-21 阅读:7790次

  “我成为一名医生的时间并不长,十年的经历让我获益良多,也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今后的道路还很长,我有信心坚持走下去,让更多患者得到更好方式的救治。”对这份初心的坚守与笃定,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游波从未改变。
  穿上白大褂的第一天,她就给自己定位:不仅要做好临床工作,更要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医师。她坚信:“科研应当为临床服务,为患者需求服务,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每天早上我会准时到达科室给床位上的患者换药;交班后跟随主任查房;随后在手术室开始一天的手术,手术结束的时间不固定,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作为科室的新兴力量,时间对她来说,是最悄然流逝的东西。“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我养成了熬夜的习惯,这十年里,我几乎没有在夜里一点之前睡过觉。夜间很适合高效工作与思考,在实验室查阅文献、处理研究生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实验数据并且撰写论文,忙碌且充实。”
  作为南通市团市委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游波和团队承担了鼻咽癌相关的国家、省、市级课题达18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成为通大附院青年医生群体中的表率。“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党员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拥有14年党龄的游波始终铭记于心。与临床综合党总支书记张振新教授的一次共同经历让她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17年8月23号的中午,一位九十岁的老先生因整块鲍鱼堵住大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紧急入院,并立即送至手术室抢救。当时的我刚入职两年,作为手术助手全程参与抢救。在抢救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了无自主呼吸,这就意味着麻醉插管不能拔,然而插管不拔异物又无法取出,大家一时陷入了两难。此时,只听张振新教授大喝一声:‘救人要紧,有什么事我来承担!’凭借精湛的技术,在麻醉插管拔出的刹那,张振新教授精准取出气管中的异物。病人得救了。张振新教授用行动给我上了一节生动的党课,展现了共产党员敢于担当、冲锋在前的精神。在此后的工作中,我也一直以他为榜样,努力提高医疗技术、做个有责任心的医者!”时隔数年,游波在讲述时仍难掩激动。
在与疾病相较量的过程中,游波不断领会到新时代青年医生的责任,她用简单的话语表述了自己的追求与担当:“心系患者,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
  (供稿:党委宣传部)

  苏ICP备05033463号-2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