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世界高血压日关注孕期高血压
发布时间:2014-5-16 阅读:2276次

  今年33岁的严女士怀孕8个多月了,最近去医院产检时测量的血压值是145/95mmHg,高于正常值,医生让她化验尿常规,结果显示尿蛋白(+)。对此,严女士很担心:孕期出现高血压怎么办?高血压会对宝宝造成影响吗? 5月17日恰逢世界高血压日,针对严女士的担忧,记者采访了通大附院妇产科主任张玉泉教授。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怀孕期间发生的特有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该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孕妇可能会出现脑出血、肺水肿、胎盘早剥等,胎儿可能会出现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母儿死亡。对于怀孕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随机尿蛋白(+)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即诊断为轻度子痫前期,它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一类。根据严女士的病情,即诊断为轻度子痫前期。张主任建议她住院治疗,监测血压变化,复查尿常规,留取24小时内的小便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监测胎儿状况如B超、胎心监护等,必要时解痉降压治疗。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及时合理干预,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张主任介绍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防早治很重要。
  锻炼休息需合理  孕妇应保持心情愉快,学会自我放松,适度锻炼,合理安排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建议孕妇每天应午睡1小时左右,夜间睡眠8~10小时,卧床休息应尽量左侧卧位,增加胎盘供血。
  定期产检需注意  孕妇应定期产检,测量血压,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化验血常规、尿常规等。孕期每周称一次体重,理想体重增长:孕早期(前3月)共增长1~2公斤;孕中晚期每周增加不宜超过0.5公斤,整个孕期增加约为10~12公斤左右。应警惕孕期可能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信号:浮肿范围超过小腿下半部,休息后不消退;出现头痛、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等。孕妇发现这些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对于高危人群如35岁以上初产妇、具有子痫前期家族史的孕妇等应早发现问题、早治疗、早处理。
  合理饮食需切记  孕妇应合理安排饮食,摄入足够蛋白质、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钙和铁,研究发现多种营养如低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缺乏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孕期也不是“能吃就好”的无节制进食,要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及高脂食品。鱼类蛋白质可调节或降低血压,奶制品含丰富而易吸收的钙质,是补钙的良好食物,大豆及豆制品中的蛋白质可保护心血管,也是富含钙的食物。因此,孕妇应摄入低脂或脱脂的奶制品为宜,多吃鱼类,每天摄入大豆及豆制品。少吃动物性脂肪,以植物油代之,每天烹饪用油约20克。孕期饮食应清淡,尽量采用清蒸、水煮或凉拌的烹调方式,不宜吃腌制食品、火腿、榨菜、酱菜等。对于肾功能异常的孕妇必须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增加肾脏负担。黄海燕 

  链接: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疾病。它涉及到的面很广,危害严重,现在它不仅仅是一个健康医学问题,也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世界高血压联盟这一组织,这一组织是由各个国家的高血压联盟小组组成的,在各个国家的高血压联盟是由各个国家的流行病学、临床各个方面的专家组成。世界高血压联盟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与宣传,教育全民包括患者和医务人员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世界高血压联盟决定从2005年起将每年的5月第二个周末(星期六)这天定为了世界高血压日。我们国家在1989年5月12号也正式成为世界高血压联盟的盟员,也成立了相应中国高血压联盟。98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10月8号定为全国高血压日,显示了中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及中国的医务界对预防、治疗高血压的重视。

  苏ICP备05033463号-2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