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青年力量”献礼党代会|王尧:肝胆相照,“胰”路前行
发布时间:2023-11-23 阅读:2385次

  做一名值得患者托付生命的好医生,这是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尧用13年的坚守,书写下的医者誓言。从2010年博士毕业至今,痛患者之所痛,急患者之所急,成为王尧真实的工作写照。也正因为心中时刻装着患者,始终坚持患者至上,王尧在精益求精的医者之路上笃行不辍,逐步成长为一名患者信赖的好医生。
  2010年,王尧于第二军医大学普外科博士毕业。带着自己的“精医梦”,王尧回到家乡,走进我院,开始了他救死扶伤的行医生涯。工作的这13年,他从一个懵懂的轮转医生到一个能独立完成肝胆外科常规手术的副主任医师,这个过程充满了荆棘与坎坷,有付出的艰辛,更有收获的喜悦。
  在王尧面对的患者当中,疑难重症患者占了大多数,55岁的张先生便是其中一例。2022年,张先生在体检时发现右肝有一个6厘米的肿物,奔走于多家医院,彩超、CT都提示为恶性肿瘤的几率比较大,需要手术治疗。然而,听到手术方案的时候,患者却打起退堂鼓,“医生说,我这个肿瘤位置很不好,必须要开腹手术,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很长,还有可能要输血,风险很高!”原来,张先生肝脏的这个肿瘤位置比较特殊,长在肝脏右后叶靠近中间的地方,需要把整个肝“翻个面”才能切到,微创手术很难触及到这个部位,因此需要开腹手术。
  一想到必须在肚子上切个大口子,张先生不由得心生恐惧,始终下不了决心做这个手术。后来,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我院肝胆胰脾外科,王尧将其收治入院。经过一番详细的检查,王尧认为完全可以通过成熟的腔镜技术完成此例肝癌切除术。
  为精准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在增强CT的基础上,王尧团队对患者肝脏进行了三维可视化重建与门静脉流域分割,以更直观地了解肿瘤大小、肿瘤与周围血管和胆管关系、切缘位置、肝脏剩余体积等重要信息。经过反复研究、精心设计、周密筹备,王尧认为该肿瘤虽然位于第六段,但是供血除了来自于肝脏第六段分支外,仍有一支来自第五段的背侧分支,精准切除肝脏第六段以及第五段背侧既能彻底切除肿瘤所在肝段,又能最大限度保留剩余的肝脏体积。王尧及其团队在朱铭岩教授和范向军教授的指导下按术前规划,施行荧光腹腔镜下精准肝六段及五段背侧亚段切除手术,手术用时2.5个小时,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患者已可以进食流质并且自主下床活动。
  对手术流程和细节,王尧清晰的讲述令人身临其境。“根据术前三维重建结果,术中打开右肝肝蒂表面肝实质,找到第六段以及第五段背侧格里森主干,分别结扎后进行吲哚菁绿荧光反染,荧光腹腔镜精准定位需要切除缺血的肝段边界,做好标记后,再沿标记线离断肝实质,确保肝脏第七段及第五段腹侧亚段格里森分支保留良好。”对他而言,能够综合运用前沿技术成功为患者解除病痛,便是自己最大的满足。
  身处外科,自然会面对诸多突如其来的急诊手术,诸如胆囊穿孔、肝脾胰破裂、消化道出血等往往都是需要直接进手术室抢救的病人。王尧只要接到电话,不管是吃晚饭,还是凌晨休息,都会迅速从家赶往医院,加入到抢救队伍中,手术少则几小时,多则10余小时。对于王尧来说,“7”是他作息时间最常见的数字,经常7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一周上班7天。有人问他:“不累吗?”王尧开玩笑回答:“忙起来哪里还记得累,眼前只有手术台上的病人。”
  诊室里,王尧轻言细语安抚焦急的病人和家属;面对质疑,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原委;对于患者或家属索要自己的微信和电话,他也毫不犹豫。在他的聊天记录中最多的就是对患者病情的解答、回复,且全年无休。“我特别欣赏那句话,偶尔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想这就是一名好医生的标准。有的时候患者的疑问你多回答一句,或者留一下微信或电话,都是对患者很大的安慰,这些看似举手之劳的工作如果能够持之以恒,那一定会得到更多患者的信任和认可。”润物细无声,王尧把视患者如亲人的理念贯彻始终。
  由于能力突出,王尧在2023年度医院腹腔镜操作技能大赛胆囊切除手术组获得第一名,他还曾被评为南通大学优秀带教老师。2022年度共开展手术400余例,其中三级手术300余例,四级手术100余例。而面对这一切,他总是会说一句:“我只不过做了医生的本职工作。”
  “值得骄傲的是,我有王志伟教授、陆玉华教授、朱铭岩教授、范向军教授等资深专家作为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对肝胆胰脾外科充满赤诚和热爱。未来,我将坚守这条探索之路,只要给患者带来生命的希冀,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王尧说道。
  (供稿:顾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