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造血式援外,践行中国精神
发布时间:2023-11-29 阅读:4271次
  2023年1月14日晚19 点,2023年《生命的微光》新年公益演讲活动在全网热播,作为小年夜一道温暖、闪亮的国人文化盛宴,本届新年演讲以“力量”为主题。演讲嘉宾“总统勋章”获得者、江苏省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员、妇科代主任杨晓清用她的医术仁心为非洲人民点亮生命的微光,让世界看到中国医者的力量。援外医疗队立足国家发展全局、外交工作大局,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和国家利益,向国际社会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讲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发扬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配合驻外使领馆保障海外华人健康,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安全;踊跃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增进与受援国的友好情谊。
  我院自1966年起就积极参加江苏省援外医疗任务,第31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是我院派出人数最多的一次。2021 年9月21日——中秋节当日,我院参加第31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下称“医疗队”)的12名队员逆行出发,远赴万里之外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开展为一年的援非医疗任务;2022年9月25日,队员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胜利回国。一年里,医疗队大力弘扬援外光荣传统,努力为受援国人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切实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不断探索创新援助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和技术帮扶力度,开展“造血式”帮扶,擦亮了中国江苏援外医疗队的品牌,奏响了我院援外工作的最强音符。

  迎难而上践精神
  队员们在推进援外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
  受援医院基础设施匮乏,很多必要设备无法配备,实验室检验检查及器械检查无法开展,辅助科室的临床能力不足,临床诊断困难。各种药物及手术耗材缺乏,开展手术等各项治疗面临种种困难,当地医师能力不足,无法形成有效配合,从术前检查、手术到术后管理,队员们需要全流程介入,以保证医疗质量。
  受援国的疾病谱与中国的疾病谱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以地方流行病及传染病为主。很多病例队员们在国内从未接触过,实施诊疗面临巨大挑战。
  沟通困难。绝大多数患者仅掌握斯瓦希里语,队员们则以英语为主,医患沟通往往需要当地翻译协助,影响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
  饮食结构不同。当地物资匮乏,严重缺乏绿叶蔬菜等食材,队员们难以适应当地饮食,反复出现便秘、口腔溃疡等症状,多数队员的体重下降了5~10千克。
  当地疫情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相关防疫措施和设施达不到疫情防控的要求,队员们面临被感染风险。
  面对重重困难,队员们发扬英勇无畏精神,努力克服,坚持开拓创新,守护当地人民健康。
  推广以创新技术为特色的医疗品牌。队员们因地制宜,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形成以腹腔镜技术为核心的微创治疗特色技术,大大推动了微创治疗特色技术在桑给巴尔的发展和进步,包括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腹腔镜巨大复杂肾癌根治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巨大疝气修补术,以及小肠CT、宫腔镜、膀胱镜等多项新技术,其中有多项手术为桑给巴尔甚至坦桑尼亚首例。
  创立“专病专治”系列特色品牌活动。队员们针对桑给巴尔白内障、唇腭裂及扁桃体疾病高发的特点,多次开展眼科“光明行”、口腔颌面部外科“微笑天使”、耳鼻喉科“ENTcamp”等特色品牌医疗活动,奔赴桑给巴尔各地医院巡回开展各类型手术近200 台,得到桑给巴尔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也被人民网、新华社、《桑给巴尔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坚持多学科合作,发挥医疗队整体技术优势。
医疗队充分发挥团队优势,不仅积极联系其他派出单位,针对疑难病例定期开展多学科诊疗,在队内也组建了合作小组,如妇产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医生联合救治危重症患者,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点定期往来,精诚合作,开展诊疗活动。多学科诊疗活动的开展既能使当地百姓受益,也促进了团队的合作交流。队员们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密切合作,参与了奔巴特大交通事故救治工作;泌尿外科、妇科联合完成复杂阴道膀胱瘘修补术等一系列手术;接力诊疗罕见镰状细胞贫血合并异常阴茎勃起幼儿,均取得良好社会反响,跳出了一支和谐、热情的“桑巴舞”。
  积极探索医疗教学新模式。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杨晓清联合江苏省医学会成功举办了妇产科年会海外峰会,这一专业领域的高端学术会议连线中国江苏、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在江苏省援助桑给巴尔57年来尚属首次,来自桑给巴尔卫生部及多家医院的60余人参会。首届中国与桑给巴尔妇产科腔镜论坛成功举办,腔镜培训基地成立,中方不仅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临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开展了各专业其他类型的教学查房、讲座、床旁示范等活动100余次,不断提升桑给巴尔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积极开展义诊巡诊工作。医疗队坚持“走出去”,开展巡诊义诊,努力扩展影响力,先后前往基文吉、马库努奇等地区医院和偏远社区卫生所开展义诊巡诊活动5次,前往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义诊两次,服务15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物价值近百万元人民币。2022年7月7日,坦桑尼亚萨巴节当天,桑给巴尔卫生部长专程看望参加义诊的医疗队并送上感谢信。
  捐赠药械帮扶基层医院。医疗队积极响应国家“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任务要求,普外科主任医师朱沙俊先后10余次奔赴桑给巴尔基文吉医院,开展胆囊及疝气手术并调研急诊室筹备情况,进行心肺复苏、气管异物、气管插管、腹腔镜模拟器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应邀参加线上“2022国际卫生合作大会暨中非医院对口合作论坛”圆桌论坛,分享医疗队经验和体会。医疗队向桑给巴尔卫生部捐赠包括除颤仪、制氧机、多功能监护仪、可视化喉镜、输尿管镜、腹腔镜模拟器及各种药品在内的各种医疗物资。
  积极参与当地民众的活动。为了积极融入受援国社会生活,医疗队先后参加了桑给巴尔第一夫人“梅莎博乐”妇女儿童青年扶助基金会大型慈善活动、坦桑尼亚火炬日活动、世界听力日活动等,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同台,提供医疗保障及各类科普体检服务;走进贫困社区为数十名孤儿进行体检,赠送青蒿素等相关药品及急救药箱;联合桑给巴尔教育部面向桑给巴尔24所学校的近50名教师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及青少年科普知识宣教并捐赠一批常用急救药物及宣传贴画,宣教内容涵盖儿童及成人紧急心肺复苏法、儿童气道异物海姆立克急救法、青少年眼保护、儿童脑炎预防以及青春期教育等,桑给巴尔教育部副部长侯赛因出席活动,桑给巴尔政府电视台(ZBC)全程报道;两次前往阿卜杜拉姆才医院驻地附近的学校开展少儿体检和青少年科普知识宣教,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全力拓展学术影响力。医疗队积极参加坦桑尼亚各种学术活动:普外科主任医师朱沙俊应邀出席第27届坦桑尼亚医学会外科大会并做主题发言,全面展示坦桑尼亚首例腹腔镜下胃恶性肿瘤根治术的详细过程;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张启成在坦桑尼亚最具影响力的第10 届MUHAS科学会议上分享最新临床研究成果,会后,多名坦桑尼亚医师表达了希望学习临床微创治疗技术的强烈愿望,以及邀请医疗队进行会诊手术及技术指导、线上技术培训以及长期对口帮扶等具体合作意向。除了参加学术活动,医疗队还积极开展临床医学研究,填补桑给巴尔科研方面空白。医疗队队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瞿利帅通过整理9年以来的消化内镜临床数据,向非洲及阿拉伯世界SCI期刊投稿,先后有3篇文章发表在Pan African Medical Journal、Arab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及African Health Sciences 上。
 
  成绩斐然展风采
  多年来,援外医疗队临时党支部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全方位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开展了专题组织生活会等系列活动,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组织队员赴达市坦赞铁路中国专家公墓,祭奠20世纪援建坦赞铁路而长眠于此的70位中国技术人员;国庆节在驻地举行升旗仪式,组织参观毛泽东体育场,参加驻桑总领馆组织的党课以及与中资机构联学联建等活动。
  医疗队累计完成门诊诊疗人数约25000人次,住院患者约13000 人次,择期、急诊等各类型手术3213台,处理危重症病人513人次,针灸3458人次,麻醉约750人次,X线、MRI、CT检查约6000人次,胃肠镜检查645人次,幽门螺旋杆菌检测374人次;开展各种类型教学活动150次,培训当地医师约720人次;开展公共卫生宣教25次,548人次参加;开展公共卫生防治5次,70人次参加;义诊10次,受益群众约1500人次。
  除了为当地居民服务,医疗队还为在坦中资机构、华人华侨提供医疗咨询及诊疗服务,包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突发疾病的专业援助,以及定期到中资机构驻地开展义诊巡诊活动、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慢性病诊疗及常用药物等,确保在外华人同胞的生命健康安全,先后服务500多人次。
  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医疗队积极参与桑给巴尔当地民众及中资机构、华人华侨的新冠肺炎疫情诊疗工作,协助桑给巴尔卫生部完成20万剂中国捐赠疫苗的接机、转运和存储工作;开展“春苗行动”,完成约150人次当地中资机构员工、华人华侨疫苗加强针接种;主动为感染新冠病毒的华人华侨提供抗原检测、CT检查及药品,指导隔离、消毒、医学观察及治疗,先后诊疗并治愈患者20例。
  第31期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微信公众号发布了60余篇开展医疗活动的事迹报道,当地最大的两份报纸ZanzibarLeo和ZanzibarMail也先后发表了报道医疗队事迹的文章及科普文章32 篇。《坦桑尼亚卫报》《外交视野》两次报道医疗队,桑给巴尔政府电视台报道医疗队10余次,《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华日报》《健康报》《现代快报》以及新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国内主流媒体先后报道医疗队100余次。针对桑给巴尔高发病,队员们先后在当地媒体发表科普叶酸防治脑积水、眼科白内障防治、幽门螺旋杆菌防治等内容的文章20余篇。中国医疗队专栏成功在桑卫生部官方网站上开通,发表第31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简介及科普文章8篇。
  医疗队的工作得到受援国政府的高度肯定。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先后两次专程接见慰问医疗队。2022年6月7日,姆维尼在总统府接见医疗队,出席医疗物资捐赠仪式,感谢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医疗援助并高度肯定医疗队取得的各项成绩;9月10日,医疗队临近回国之际,姆维尼再次接见,回顾中桑60年以来的传统友谊,向医疗队颁发总统奖杯,向12名队员颁发桑卫生部奖章和证书,瞿利帅队长作为医疗队代表还获得了桑给巴尔总统奖章。
  在援外医疗工作中,每一次工作的推进、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来自全体队员的团结拼搏和信念的力量,展示了我院“大医精诚,以宏慈善”的文化精髓。当好白衣战士,践行中国医疗队精神——队员们以过硬的作风和博大的情怀展示了大国风范和形象,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医疗队队员的靓丽风采!
  (供稿:人力资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