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神经介入中心:卒中救治,无问西东
发布时间:2024-5-6 阅读:2291次

  作为南通地区唯一授牌的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为更高质量地服务广大脑血管病患者,我院在省内大型三甲医院中,率先实现多学科融合、实体化成立了神经介入中心病区。
  
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需整合神经内、外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在脑卒中救治中形成以卒中患者为中心,快速有效的急诊绿色通道和规范化诊疗流程。神经介入中心和神经内、外科都属于卒中中心脑卒中救治环节中的重要部门。
  自成立以来,通大附院神经介入团队一直以患者为中心,绿色通道畅通无阻、神经介入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手术体量大,以高质量诊疗服务造福江海百姓,担负起本地区挽救脑血管病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介入治疗,让更多患者受益
  
“神经介入治疗是利用患者自身的血管作为通道,在X线透视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开颅、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新兴的微创临床技术。”神经介入中心张云峰主任介绍,“神经介入技术,主要有颅内外支架置入术、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等,能大大降低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是国家卫健委提出的百万减残工程重点推广的关键核心技术。”
  近日,患者李先生在家中突发头痛、呕吐、陷入昏迷,被紧急送到通大附院救治。经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非常严重的一种颅内出血,患者有生命危险。进一步检查发现,是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神经介入团队为李先生实施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术中医生将头发丝粗细的弹簧圈,通过微导管传送至动脉瘤破裂处,小心地填塞住仅有几个毫米大小的动脉瘤体及破口,终于排除了患者颅内的这颗危险的“炸弹”。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李先生逐渐恢复清醒、头痛缓解,目前已经痊愈出院。
  目前,西院区神经介入中心的急诊导管室基本处于满负荷状态,经常一天要完成十几台手术,加班到后半夜是家常便饭。团队对每一个病例都认真检查,全面分析,对于手术方案反复讨论推敲,确保万无一失。神经介入手术既有缺血也有出血性病变,部分病例非常复杂,医护人员需要身着二十斤重的铅衣,长时间站立在射线下操作,对术者的技能和体能都是极大的考验。

  防治卒中,关注患者生存质量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现代生活所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增加,卒中发病率在逐年提高。
  “一人瘫痪,全家瘫痪。卒中是致死、致残性极高的疾病,后续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卒中的预防,积极开展脑卒中高危因素的筛查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张云峰主任表示。
  “对患者的治疗不是手术完成就结束了,我们还要重视围手术期的管理。”张云峰主任介绍,“患者在住院期间,一旦其生命体征平稳,康复治疗师便会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帮助患者进行主动及被动运动,减轻、减少病人后期肌肉萎缩、关节畸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帮助病人后期实现自主进食、排便排尿,床边早期康复关系病人后期的生活质量。”

  东西院区,逐步实现管家式服务
  时间是救治脑卒中的关键,每耽搁1分钟血管的开通,会损失约190万个神经元细胞。脑卒中越早治疗,致残、致死的概率越低。东院区位于高速出口处,周边是主干道,交通方便,为及时救治患者创造了更便利的外部条件。
  目前,卒中患者能够通过附院急诊绿色通道,享受检查、就诊、住院一站式服务,病人满意度高。“我们在东院区提前布局,复制了西院区一站式服务的模式。东院区神经介入中心位于急诊中心的核心区域,4楼是导管室,5楼病房设有30张床位,患者同样不出楼就能完成检查、治疗和住院。”
  医院在东院区硬件投入上不遗余力,为神经介入中心专门引进了双C臂平板DSA这一“神器”。张云峰主任介绍:“这是目前南通地区配置最高的一台DSA,相比现在的单C,我们在术中可以兼顾到不同的观察角度,对血管把握更清晰,手术安全性大大提升,手术时间也会相应缩短。”
  除了条件更好的病房、更先进的设备等硬件设施,在软件方面,东院区的医疗团队力量也很强大,由学科带头人的诊疗团队,高年资的主诊医师率先入驻东院区,并定期进行诊疗组轮换,确保东西院区同质化管理及医疗资源平衡。随着东院区的启用,神经介入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为患者建立长期档案,指导患者注重平时生活方式的管理、危险因素的控制,致力于为脑血管病人提供全流程管家式的服务。
  (供稿: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