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看病难?住院难?东院区医疗服务新举措
发布时间:2024-6-3 阅读:4751次

  医疗质量安全,是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是医疗服务的根本。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讲,他们关心的是,来到医院,能不能找到好专家,能不能治好病,能不能省钱又省时间……别担心,你们想要的,这里不但有,还将提质升级,持续精进。通大附院东院区让大家就近享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东院区提质升级 全面改善病人的就医环境
  东院区1期开放24个科室,25个病区,1087张床位。其中,国际医疗部、全科医学科、手外科、妇产科、耳鼻咽喉科、胸外科、烧伤整形科、甲乳外科这8个病区从西院区整体搬迁至东院区,这样一来,东西院区共设91个病区。有效解决患者住院难的问题,减少患者就医、入院等待时间,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就医服务。今后,医院还将根据百姓的就医需求,进一步优化、调整医疗单元布局设置,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东院区专科设置呈现中心化,将相同专业方向的专科靠一起,比如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楼层毗邻;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肝胆胰脾外科毗邻;呼吸系统疾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毗邻等,极大方便患者就医。另外,科室设置还考虑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病理科、重症医学科和手术室靠近,比如重症患者要用血,隔壁是输血科,楼下就是重症医学科,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总路程和其他医疗环节的服务路程,全力保障危重病人的救治。值得一提的是,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布局、设置,就是为了及时有效解决百姓的迫切就医需求,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保障患者的就医质量和安全。
  东院区首批入驻61个诊疗组,共220多位医生入驻东院区各病区。他们都是医院派出的精兵强将,他们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东院区每个诊疗组,都由主要负责人担任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组长,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加强东西院区沟通协作,确保东西院区的技术品质、服务品质保持同质化。医院实施“一体化运行”,此外还有医技检查、多学科会诊、门诊等更多医生来提供服务,满足群众看病就医服务需求。除了医生,东院区设备也进一步优化升级,比如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机器人),能为广大患者提供更精准治疗、更小创伤、更快恢复的外科治疗,尤其是在有限的狭窄空间内操作比腔镜更具有优势。

  特色专病诊疗中心 让多学科专家围着病人转
  东院区将开设各类特色专病诊疗中心,包含周围神经损伤与组织工程修复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神经疾病诊疗中心、肥胖与代谢性疾病诊疗中心、足踝外科、肛肠外科等。
  特色专病诊疗中心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理念,构建多层次专科服务体系,建立以疾病为核心的“立体式”医疗运行模式,实施重大疾病诊疗一站式服务。医院目前有38个多学科诊疗团队,多学科会诊模式减少了患者多个科室周转的麻烦,真正实现了让专家围着患者转,由多学科的专家围绕某一病例来进行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科学、合理、规范的最佳治疗方案,满足患者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整个就医流程简化,缩短患者治疗周期,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住院患者床位周转率,实现各科资源和优势的最大化整合,提高诊治质量,更切合患者的治疗实际需求。也从根本上降低医疗费用,最大化地提高医疗效率,大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比如糖尿病足中心整体搬至东院区,增设24张床位,以收治糖尿病足患者为主,运用MDT多学科诊疗,为糖足患者提供最优质的诊疗服务。不管糖足患者是哪个科室首诊,在内分泌科医生会诊后,都可走绿色通道,即刻转入糖尿病足联合病房进行全面评估及多学科诊治,最大化方便患者。

  直升机停机坪 构建“海-陆-空一体化”急救模式
  我院是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江苏省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江苏省烧伤紧急医学救治中心等。在东院区设置直升机停机坪,我院有了新的救援途径,构建“海-陆-空一体化”急救模式,形成立体化的紧急医学救援特色模式,在现场救治、转运救护和院内收治等紧急医学救治上衔接更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水平、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有效保障百姓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站在“一院两区、东西两翼”的新起跑线上,医院继续坚持以医疗质量与安全为基础,以“保基础、稳大盘、育新能、促升级”为原则,以“同质化、一体化、信息化、精细化”为目标,奋力实现“医疗诊断水平、医疗救治能力、分级分类水平、看病就医体验、资源公平可及”的明显改善,推动东院区安全高效运转。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将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增进江海百姓的健康福祉;我们将用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供稿:蒋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