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基石稳保障,粮草充沛展实力
通大附院东院区将于5月30日试运行,前三天42个科室专家举行义诊,免诊察费,试运行期间免停车费。后勤服务保障中心在医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医院正常运营的基础和保障。我院后勤服务保障中心始终坚持“为患者和临床一线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以“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运行高效化”为工作目标构建服务保障型后勤。部门下设能源动力分中心、运行服务分中心、物业管理分中心、饮食服务分中心,包含管理、保障、应急、服务四大职能,日常工作事无巨细,涉及医院运维、医患吃住行等方方面面。
吃住行迎再升级,匠心品质绽魅力
吃的放心——
为满足东院区患者、访客及医院员工的餐饮需求,后勤服务保障中心从便利性、全面性、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医院内部提供了一系列商业服务设施。目前东院区餐饮及生活类配套服务面积约1870平米,分为五个区域:负一层地下通道与地铁口连通区域——东西长度150米,面积约1000平米。这是院区内商业业态最集中,品类最丰富的地方,餐饮布局以主食加风味小吃为主,兼顾生活所需。门诊楼一楼东北侧区域——面积约330平米。在这个区域布置了4个商业业态,大家熟知的星巴克、茶百道等品牌就在这里。医技楼一楼南侧区域——面积约390平米。在这个区域布置了3个业态,肯德基、黄太牛、谷田稻香等非常符合老百姓饮食所需。医技楼二楼公共服务区域、住院楼A楼一层区域——为了解决百姓生活用品的需求,引进了大型连锁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以满足住院病人夜间购物需要。住院患者就餐可通过病员点餐系统进行点餐,只需要扫描病区内二码维就可以自行完成点餐,家属陪客也可以通过陪客点餐界面一并完成点餐。对于自助点餐困难的群体,将有工作人员到床边一对一帮助点餐。医院所有餐饮推行“明厨亮灶”工程,所有食品餐前可追溯,餐后可跟踪,所有环节实行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确保饮食安全。
住得舒心——
东院区住院环境在西院区的基础上做了很大提升。比如,病房配备的病床根据使用需求加长了两边床栏,以防滑落;床上配备的餐板采用了缓冲设计,更加安全;病床制动系统采用一键中控踏板,更加方便。对于住院陪客床进行加宽,同时增加了缓冲装置,展开时达到静音效果,减少对周围人员的干扰。床上用品所用布料更舒适更亲肤,色彩及图案融入了医院文化元素,儿科、妇产科等区域色彩图案进行特殊处理,更加温馨和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院区住院楼每个楼层都设立了晾衣间,解决了老院区“晒衣难”的问题,院区内饮用水采用“中央纯水+直饮机”的模式,为病员及家属提供很大便捷。
行得安心——
如何前往东院区?市民朋友可以选择三种出行方式。
一、地铁:地铁2号线先锋站1号出口便直达东院区大门口,从地铁下客点到1号出口距离约700米,为方便行走不便的患者和家属,后勤服务保障中心在终点站下客点设立了免费接驳点并配备了等候椅供市民休息与等候。目前已经安排两辆12客的地下通道接驳车,接送时间初定为早上7点-晚上6点,每7-10分钟一个班次,后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自驾:东院区设有2600多个地下非机械停车位,设有269个新能源车充电车位,车位充足、路线清晰。
三、公交:7路在青年路东院区新增设停靠站一组,站名命名为“通大附院东院区”,即将启用,届时市民朋友可以乘坐7路公交车前往东院区,站点就在东院区门诊楼正门口。
全员齐心战挑战,高质发展亮担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服务保障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东院区推进专班,举全科之力,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在前期筹备过程中,中心完成大量生活配套物资及配套服务采购,对水电汽暖通等36000多个点位进行排查,根据功能布局的调整与完善完成近50项零星工程改造,近一个月时间,每天投入近400人集中对43万平方左右的环境卫生进行精细化开荒保洁和地坪打蜡养护等。
后勤保障工作是医院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后勤服务保障中心通过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对医院后勤工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只有建设一个完善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目标。
(供稿:陈静 张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