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临床与科研就是我的左右手——记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十佳科研之星徐云钊 |
|
发布时间:2019-3-19 阅读:15373次 |
娇小的身形扎一根马尾辫,青春的面容俨然一个在校大学生,眼前的徐云钊很难让人相信已是一名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干练爽快的她将临床、科研比喻成自己的两只手,一起用力、发力。 徐云钊硕士研究生毕业十年,她现在也是一名硕士生导师,先后获得江苏省十三五“强卫工程”青年医学重点人才、南通市“226”人才第二层次、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在去年“附院人物八十佳”评选中,徐云钊被评为十佳科研之星。在徐云钊看来,荣誉只是科研路上的动力。 众所周知,科研工作很枯燥,“勤奋刻苦,导师指导,团队合作”是徐云钊科研之路的心得。在科研道路上她也不是一帆风顺,也曾经走过不少弯路。从第一篇的SCI被拒8次,到国自然标书书写整整五年,徐云钊曾经也对科研之路产生过怀疑,妇产科的工作本就忙碌,觉得医生只要做好临床工作就行了,不需要搞科研。但是,徐云钊的研究生导师张玉泉教授的一句话点醒了她——没有科研的思维,就不能够系统地了解一个疾病的病因,研究的最新方向,以及最新的治疗方法。在导师的鼓励下,徐云钊慢慢地沉浸其中,有了自己的第一篇SCI文章。 而申请课题,尤其是国自然基金项目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前期的科研基础,在写了两次国自然青年基金标书之后,她发现单打独斗对于一个临床医生想要完成一份国自然标书几乎是不现实的。曾经多少个日子,白天忙临床,晚上看文献,周末做实验,年末写标书,结果还是失望。功夫不负有心人,徐云钊渐渐入了门,从第一个市级课题的申请成功,到国自然的取得,科研路上的收获也越来越多。 当被问及在科研上花去的时间是否会影响临床工作时,徐云钊自信地说,更好的科研思路会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在处理危重病人时也会更加自信。“没有脱离科研的临床,也没有脱离临床的科研。”她逐渐悟出这句话的深刻道理。 当然,徐云钊始终认为勤奋是科研与临床的前提,如果脱离了勤奋一切都是空谈。她说,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加勤奋,才能兼得临床的鱼和科研的熊掌。傅 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