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如何预防中风?
发布时间:2020-1-17 阅读:8018次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死”“脑梗塞”,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溢血”。脑卒中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脑卒中能不能预防呢?答案是肯定的。
  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吸烟、心脏病中的房颤,如果这些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就能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持续的血压增高,可以加速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形成微动脉瘤或者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微动脉瘤的破裂导致脑出血,动脉的粥样硬化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因此,控制血压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个隐形杀手,得了糖尿病起初时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有很多人也不会加以重视,其实它已经在损害我们的器官了。
  糖尿病可引起心、脑血管的动脉硬化,导致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发生,同时还可引起失明、肾功能损害全身浮肿、肢体的溃烂、四肢麻木、无力等。当糖尿病损害器官后再加以治疗,是没有任何的办法加以逆转的。控制血糖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高脂血症
  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与脑梗死密切相关。
  血脂增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好比血管壁上有了垃圾,如果垃圾越积越多,会导致血管堵塞,就会发生脑梗死和心肌梗死。

  肥胖
  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米数平方,体重指数≥26公斤/平方米,诊断为明显超重或肥胖。
  肥胖者发生脑卒中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出40%。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肥胖特别是青年人肥胖越来越多。

  体育锻炼
  运动是健康的第一要素。体育锻炼可减少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能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每周应进行3-4次有氧运动,例如慢跑、游泳、球类运动、跳舞、练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次至少30分钟。

  吸烟
  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3.5倍,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脑卒中的危险性会升高近20倍。吸烟不但危害自己,还危害家人和亲友。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为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脑卒中的一种类型)、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倪耀辉


扫码阅读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