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非常时期,他们给医务人员送来防护物资,都是真爱啊!
发布时间:2020-2-1 阅读:3922次

防控疫情是一场严峻斗争
正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
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医务人员勇挑重担
迎难而上,投入战斗



此时
做好医务人员的后勤保障无比重要
我院医学装备处、财务处等部门
千方百计为医务人员采购物资
以保障一线使用
而社会各方爱心人士
包括海内外儿女也都积极行动起来
出钱出力,筹集防护用品
为医务人员送上最实惠的关爱
感动与难忘不断上演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30多小时未合眼,只为医用口罩到达通大附院

  李先生是我院普外科医生倪侃的大学同学,长期在俄罗斯从事纺织品生意,疫情发生后,他一直关注着国内的疫情进展,得知国内口罩等医用防护用品短缺,他费心奔波,在俄罗斯采购了大量口罩等物资,已向武汉捐赠数批。在同学群里得知通大附院发布了接受社会捐赠的公告后,马上与倪侃联系,准备向通大附院捐赠医用外科口罩20万只。







  第一批6万只口罩(李先生一车所能装下的最大容量),于1月27日装箱、打包、检查,半夜12点出发,开车6小时到莫斯科,俄罗斯华人总商会接力,一起办理托运,李先生3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这批口罩已于1月29日上午到达广州白云机场,走顺丰绿色通道,预计31日即可抵达南通。


护士的女儿也给力,来自新西兰的关爱

  正在新西兰的留学生方维西是我院皮肤科门诊护士缪蕴雅的女儿,前几天她得知医院里口罩等物资紧缺,赶紧买了150个N95口罩,由于新西兰的快递初八才开始,而且一次只能寄8个。缪蕴雅母女又打电话联系上海海关,经过反复协商,1月28日终于寄出了。





  在我院接受社会捐赠防护用品的公告发布后,方维西又开车在奥克兰多处奔波,但没有再买到口罩。她将医院接受捐赠的公告发在海外平台,一些海外华人也表示要购买物资捐赠国内医院。




捧出家底,因为你们更加需要

  
在这全民防控疫情的时刻,“尽量减少出门,出门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已经成为全民皆知的防护要诀,而口罩自然也成为了每个家庭必备、但又难买的防护用品。医院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时候给你口罩的,都是真爱啊!

  口腔科医生宋亦华先前托朋友买到了300只KN95口罩,春节后,她把口罩分给了自己科内、皮肤科、医学超声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的同事,她说,现在还没正常上班,值班人员不多,听到值班有需求的同事,她就送几个,虽然自己已所剩无几,但是觉得很开心。



  29日,曾经在我院就诊过的孩子父母找到我院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赵建美,捐出了家里存的一次性医用口罩,这些口罩已交至后勤服务保障中心,用于统筹发放。

  眼科医生吴丝的同学并不学医,看到医院发出的接受捐赠公告,从自家囤积的为数不多的一次性口罩中拿出30个送给眼科。口罩有限,情义无价,点点滴滴都是爱。





各界社会团体,也在积极行动

  小编从医院事业拓展处了解到,还有很多爱心人士、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也为通大附院医务人员送来了口罩、护目镜等物资和其它形式的支持。

  ✔ 南通中学92届同学出资购买了2000只护目镜。
  ✔ 徐梦麒、徐梦麟赠送N95口罩1000个。
  ✔ 民主建国会南通市委员会赠送护目镜200个。
  ✔ 泰康养老江苏保险分公司为我院医务人员提供保障期一年、每人20万保额的保险。医务人员含在院规培人员、实习生、研究生、安保及后勤人员等。
  ✔ 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赠送净化器10台、营养口服液200瓶、洗手液两箱。
  ✔ 还有很多爱心人士送来赠品,或向基金会捐款,却不肯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
  ……



  当下,防护物资紧缺,医务人员的基本防护需求得不到保证;因为疫情,社会上积聚了巨大的医疗需求,待到医院正常上班后会呈井喷式爆发而面临更庞大的防护物资需求。社会各界纷纷联系医院表达捐赠支持的意向愿望,并在陆续实施之中。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此刻,全国上下很多医务人员奋战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向他们致敬!还有很多热心群众、爱心人士,虽不在一线,却在想方设法,尽己所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防控疫情默默奉献。我们相信,有大家的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取得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