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战地日记:怀抱期待,每个明天都可能是胜利
发布时间:2020-2-18 阅读:3605次

  战地日记28

  2月15日22:3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顾俊(队长)
  工作地点: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江苏医疗队全面接管C8西病区,我们七名医疗队员和本省其他单位医疗队员混合编组,大家班次不一,很难有全部聚在一起的时候。由于都穿着“猴服”(大家戏称防护服为猴服),队员们在病房碰到也往往互相认不出,即使认出来也只能匆匆打个招呼就各自投入工作。13日晚,七个葫芦娃难得都不用值班,大家相约在驻地酒店大厅,对来武汉后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互相加油打气。
  
特别要感谢蒯小玲主任,她得知我们一名医疗队员未带个人电脑而无法完成科研工作时,积极联系南通、武汉两地志愿者,很快就送了台全新电脑到驻地。正是有这么多领导、同仁和爱心人士的支持,我们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开展工作,从未有过孤助无援的感觉。
  
14日,江苏医疗队为病区每位患者送上了一份特别的“手写处方”:“好好吃饭,咱们早回家”,“窗外有暖阳,身边有我们”等,只字片语,传递了所有江苏医疗队员最坚定的决心和最真挚的祝福。平时在病区战场冲锋陷阵的医生护士们,像小学生一样手握彩色铅笔,认真仔细将每个字绘成绚丽的彩色,希望大家都拥有一个五彩的未来!
  
15日武汉大雪,气温也明显下降,出发时医院为我们准备了羽绒服和保暖内衣,到武汉后江苏医疗队也分次发放了两件羽绒外套,御寒衣物充足,全体队员身体精神状态良好。病区有47位患者,其中病危4人,病重43人,转入ICU1人,下午北京协和医院杜斌教授牵头为危重型患者进行专家组会诊,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努力降低病死率。病区感控流程进一步优化,每班安排专人负责病区感控,督促每位医务人员正确穿脱防护服。
  
近几日多方捐赠支援物资陆续到达,作为江苏医疗队物资保管负责人,我院侯亚玲、葛红兵、朱志红、张叶楠等四位队员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义务进行物资的接收、清点、保存及发放工作,受到整个医疗队的一致好评。



  战地日记29

  2月13日22:30 
  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侯亚玲
  工作地点: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今天依然是个阴天,从窗口往下看,江水拍打着岸边,游船也在摇晃。和平日一些不同,江边陆陆续续会有些人在散步,锻炼。来武汉这么久,还没出过门,我饶有兴致地沿江边走走看看。
  
樱花树伸展着它的枝丫,努力想感受春的温暖,开出美丽的花儿;腊梅花安静地开放,用香味吸引路人驻足;晴川阁用斑斓的色彩诉说着年代的故事;桥上隆隆的火车声,厚重踏实。路过大禹治水的园子,竹林里传出喵喵的叫声,是只孤独的猫儿,在等待游客给它带点好吃的。肆虐的疫情将人们禁足家中,今年,绿草儿破土的冲动,新芽儿成长的激情还有花儿们妖娆的身姿,怕是只能自顾自赏无人问津,连猫儿也要饿着肚子。
  
手机响起,先生发来视频通话,明天情人节,柴米油盐日复一日,可曾知道身边的那个他或她只要一声召唤便可冲锋陷阵毫不犹豫;身边那个他,也会立刻进入角色,照顾老人孩子让前线战士没有后顾之忧;身边的那个他有多少的思念,有多少的爱都凝聚在一条微信的问候,一段视频的唠叨,一份情书的牵挂。




  战地日记30

  2月14日10:30 
  重症医学科护师朱志红
  工作地点: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来到武汉快两个星期了,每天都会收到亲朋好友们关心的问候,“工作累不累啊?防护用物还够吗?”其实我们经常会穿着各批次的防护用物,有时候是小白、小黄和小蓝,有时候我们又像潜水员和奥特曼,我们知道很多防护用物都来自各方的捐助,真的特别感谢。还有省市各机构对我们生活的帮助,有象征平安的苹果,有守护的中药香囊,有每天为我们准备热腾腾盒饭的住所工作人员,有无论多晚都会等待接送我们回驻地的班车司机师傅。感恩他们的付出,让我们充满能量。
  今天和孩子视频,两个前世的小情人好像都长大了、变乖了,哥哥不再问我什么时候下班了,弟弟看着我叫着妈妈而不再是一个劲地哭了,他们已经习惯了我不在家的日子。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所以每一位父母都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天。但陆陆续续还有那么多的医务人员从全国各地而来,他们离开自己的小家,为的是更多的家庭,只有大家庭都安全了,小家才能温馨。
  “我们有时并不想成为英雄,只是有时候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是电影“超能陆战队”里的一句台词。其实我们只是平凡的医务人员,但召即来,来即战,战则必胜。



  战地日记31

  2月14日23:15
  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葛洪兵
  工作地点: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想说,老婆,情人节快乐,家里还有两个小情人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哦,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的!今天我们组上的是09:00-13:00的班,我们给每位患者发了巧克力,虽然他们都带着口罩,能够感觉到都是面带笑容的,我和他们说加油,这更加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战地日记32


  2月15日13:35
  重症医学科护师朱志红
  工作地点: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武汉已经下了一整天的雨,晚上出发去医院的路上还能听到雨声伴着春雷。科室今天收治的新病人中有一个叔叔,交接班时,上一班的同事说让我多多留意,病人住院有点情绪。
  接完班后我就经常去他床边看看,凌晨两点的病房很安静,大多病人都已进入梦乡,而这个叔叔在床上翻来覆去,我询问他怎么还不睡觉,他告诉我这次因新冠住院还发现了自己血糖很高,所以睡不着。我告诉他住院期间我们会定时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后出院了也要每天监测血糖使用降血糖药物。但他依旧心事重重,我问他是不是哪里需要帮助,他这才告诉我,家里好几个人生病了,他很担心,我顿时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看到床头柜上昨天白天各队队长们给病人发放的爱心处方“执子之手,健康与共”。我说,其实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很多担心,我是从南通来这里支援的,每天也会担心家里的孩子有没有照顾好,担心科室的同事是否忙碌。后来我老公和我说,我才是最被担心的那个,所以先把自己照顾好了,每天报一句平安,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叔叔听了,什么也没有说,把手机放到床头柜上,把被子理了理,准备睡觉了。
  夜很安静,穿着防护装备的我还有点热得出汗。六点下班换好衣服,本以为外面会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但一走出医院大门,雨打到脖子上感受到的是如冬一般的寒冷。
  回到住所赶紧洗漱完补觉,躲在被窝里也觉得双脚好冷,一看天气预报才知道比昨天降了十几度,此时想起来武汉时医院给我们每人准备的电热毯,当时还觉得用不上,现在才理解他们说的有备无患。暖暖得睡到中午时分醒来,窗外已经是雪花漫天,雪中的武汉又是另一番景象。一场疫情让这个城市带着悲伤,但一场雪就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另一种美丽,所以永远怀抱对生活的期待,每一个明天都可能会是我们的胜利。



  战地日记33

  2月15日 23: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冯健(队长)
  工作地点:黄石

  今天晚上,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医疗队中一百多名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词再次响彻耳边,江苏援黄石医疗队临时党总支正式成立。特殊时期,特殊使命。越是关键时刻,就越要冲锋在前,牢记初心、不辱使命。  
  黄石市中医医院是全市收治新冠肺炎病人以及重症病人最多的医院。ICU的医护们已经连续奋战20多天,非常疲惫,且有部分医护人员累倒、病倒。江苏医疗队的到来,他们非常激动:“终于可以让我们的护士们稍作休整了!”张佳佳同志听说ICU护理人员非常紧缺,踊跃报名要求第一梯队进入ICU,积极抢救病人。由于特殊时期,没有清洁工,在医疗护理任务之外,打扫卫生、消毒整理等琐碎工作需要护士完成,又由于没有护工,护士还要承担照顾病人最基本的生活起居工作。张佳佳说:“我在报名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克服一切困难的准备了。”
  赵华2008年汶川地震时就奔赴四川地震灾区救治伤员,这次又主动请战来湖北黄石。这次赵华被分配到黄石中医院,负责病人的救治及筛选潜在的重症病人。黄石中医院是最早一批救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也是收治新冠病人最多,重症病人最多的医院。作为队里有经验的老大哥,他主动报名去病房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回来后顾不上休息,将医院情况及注意点制定流程图,对队员们事无巨细、详细讲解,力求让所有队友做到心中有数。虽然赵华同志负责的是普通病区,但还有仍没筛选出的重症病人,以及中风、冠心病、慢阻肺等基础疾病的重病人,救治压力大,但赵华表示:我将与当地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全力以赴,贡献我全部的经验、智慧和力量。
  正是有赵华、张佳佳这样的党员代表,有了我们这群共产党员义无反顾、冲锋陷阵,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战地日记34

  2月13日 22: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范春霖
  工作地点:黄石

  今天的黄石气温骤降,-1℃—5℃,雨夹雪,冷得让人措手不及。医院给我们备的厚衣服排上了用场,我一下子穿上了两件羽绒服,房间虽然有空调,但却不敢用。有几位“战友”已经去了各自的医院和科室开始工作,吃晚饭时就剩下4人前往餐厅打饭,我们保持着1米之外的距离,相互“嫌弃”着,这也是我们彼此可以见面的短暂时光。
  邹莉莉不知道几点才能下班,怕她饿着,我们给她拿了些饼、红薯和酸奶,酒店的工作人员善意地提醒我们:拿那边的牛奶,那是天天送的,新鲜!我们要保证你们吃好,这样才有力气工作!我一下子泪目了,苏鄂一家亲,我们本是与子同袍的中国人,却因为疫情无法彼此拥抱。即使外面雨雪交加,心中有阳光,就能看见希望。感谢所有在背后默默奉献,支持鼓励我们的人,因为你们,人间处处温暖!




  战地日记35


  2月15日 22:00 
  急诊监护病区主治医师姜岱山
  工作地点:黄石

  下午开始,黄石下起了雪,越下越大。外面的风景真的很美,与萧条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让我意识到我们肩负的任务是多么重要。从前天开始,对口医疗支援任务已经陆续开始了,我也很快就要进入黄石中医院ICU开始工作了,这几天休整之余一直在学习个人防护、驻地感控、新冠诊疗指南等重要内容,为的就是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战前动员会上,总指挥说我们是江苏的精锐之师,我们要战斗到疫情被完全控制的那一刻。大家斗志昂扬、摩拳擦掌,誓与病魔决一死战,真正的战斗就在眼前了。我相信天佑中华,黄石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



  战地日记36

  2月15日 22: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陈宇
  工作地点:黄石

  经过紧张的培训,战友们已经陆续进入病房,随时待命的我更加忐忑不安了。对医院的了解,对病人的了解都来自于同伴的口述,面对陌生的环境,尤其自身年资又最低,怕仪器不会用,怕穿这么多防护服护理不到位等等,每天都在咨询请教其他姐姐。
  从南通出发,我就感觉到我们11个人是个大家庭,路上范春霖老师怕我走丢,一会儿就喊我,拉着我走,邹莉莉老师看到我的小头发,立马要给我剃了,两位队长和同伴们也一直强调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做好防护,虽然前面的路还有些迷茫,天气也降温了,但心里总是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