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日记77
2月28日20:30
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陆舒
工作地点: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来到武汉已经将近四周了,还清楚地记得刚刚抵达天河机场时的激昂,战前宣誓时的庄严,一切仿佛就在昨天。近一个月的疫区工作生活,我对这座城、对这座城里的人们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我们必将获得最终的全面胜利充满了信心!
我们医疗队支援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是危重症定点医院,在我们到来之前,同济的医生护士已经奋战了一月余,吃住都在医院,一样的舍小家、为大家。
很多都是非呼吸、重症专业的老师一同坚守在隔离病房一线,可以看出他们的疲惫,但只要抗疫召唤、患者需要,他们坚持加班加点尽收尽治,坚守的虽然是平凡的岗位,但给予患者的就是生命的希望,就是不平凡的伟大!
我们医疗队接管病区后,同济的老师们立即奔向新的病区,开辟新的战场,我想对他们说“辛苦了!我们和武汉同舟共济!”
武汉是一个感恩的城市,
在病区工作的医护同道会对我们说谢谢;
在驻地默默工作的大厨会对我们说谢谢;
按时按点的接送车司机会对我们说谢谢;
来捐赠装备物资的人们会对我们说谢谢;
多次义务帮队员理发的师傅会对我们说谢谢;
病房驻地多地奔走的记者们会对我们说谢谢;
……

面对一封封感谢信真的让人泪目!每一个身在武汉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坚持、无言的付出,就是这样无数普通人的平凡的付出、无私的奉献铸就了2020年最动人的史诗。夜晚的汉江两岸依旧是灯火辉煌、霓虹闪耀,无言的传递着城市的力量!我感受到了这里的人们内心的强大,我相信这样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这样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战地日记78
2月29日08:30
重症医学科护师朱志红
工作地点: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今天是二月的最后一天,是我们此次武汉之行即将“满月”的日子,也是我们小组一位来自盐城的护士的生日。
生日,本应是亲朋好友的相聚与祝福,但因现在特殊时期,我们都离开家来到武汉参与这次抗“疫”之战,虽然家人不在身边,但我们身边的关爱一直未曾缺席。
想到即便是每天一起上下班,但她还没有看到过我们未戴口罩的样子吧,我们便趁休息的时候在各自的房间拍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写上对她的祝福和自己的名字,然后凑齐一张“全家福”发送给她。

一份简单的生日礼物,一份小小的心意,代表了我们之间深厚的“亲情”,工作中相互帮助,感控问题相互监督,生活上相互关心。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城市,但现在的我们有着同一个名字-逆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护生命健康,愿岁月无忧。

战地日记79
2月27日21:3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冯健(队长)
工作地点:黄石市中心医院
气温突然下降,又感觉有点冷了,黄石的气温也是不稳定啊,我们提醒自己要注意保暖,可不能感冒!
隔离病房里,每个病人都是单间,不能有陪客,所有的工作都由医护人员来完成。住院期间,每天面对穿着厚重隔离服的医生和护士,又没有家属的陪护,患者不但承受着身体上病痛的折磨,同时心理上也经受着巨大的压力。

我们医务人员不但要给他们制定合理的诊治方案,更要给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安慰,和生活上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经常带一些他们需要的生活用品,比如食品、水果、牙刷之类,制作一些手工小礼品赠送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关爱。
医者仁心,体现在各个方面,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他们放松心情,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效果很不错!

战地日记80
2月27日21:50
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赵华
工作地点:黄石中医医院
由于需要负责一个病区的诊疗工作,我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连续工作十余天稍感疲惫,但每天看到病人的CT片肺部炎症在吸收,生化指标在好转,病人在我们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照料下痊愈出院,倍感欣慰。
从我接手病区医疗工作以来,与当地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对每一个病人的病情展开全面梳理,指导当地医生采取静脉血栓风险评估、SOFA评分、CURB65评分相结合,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评判病情严重程度,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基础疾病精心制定诊疗方案。

到目前为止,已有4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看着患者们逐渐绽放的笑容,一扫最初忧心忡忡的情绪,即使工作再辛苦,我们的一切努力也都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