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22岁上海美小护,腹腔镜下切除巨大脾脏
发布时间:2022-1-10 阅读:6082次

  新年伊始,即将出院的患者小钱(化名)给主刀医生王鹏和病区护士长王冬送上两面锦旗。虽然自己是上海三甲医院护士,但是在南通的就医经历着实让她欣喜和满意。就在元旦前,她因肝硬化、巨大脾脏、慢性阑尾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等入院治疗。术前腹部CT提示脾脏长度为21厘米,是正常人的两倍多,几乎占据半个腹腔。
  据小钱自己介绍,她刚出生就因先天性胆道闭锁接受了开腹胆肠吻合术,术后因肠梗阻再次行开腹手术治疗,因此她的腹部留下多处伤疤。然而此次需要手术切除脾脏,小钱的腹壁就会如龟壳一样四分五裂,腹壁功能的破坏为将来切口疝的发生埋下隐患。而若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内的严重粘连带来的损伤如何避免?术中大出血能否控制住?巨大的脾脏如何取出?微创手术的困难接二连三。
  经过缜密的术前计划,肝胆胰脾外科主任医师王鹏带领的手术团队决定迎难而上,为小钱进行“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再采用切割脾脏的方法将巨脾从肚脐部2厘米的小切口取出,减少手术对小钱腹壁的损伤,也有利于小钱术后的快速康复。
手术在元旦前进行,王鹏在术中剥离腹腔内的粘连后发现,由于小钱的脾脏血管扩张、迂曲严重,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血管瘤,尤其是静脉血管壁异常薄,加上腹腔脏器粘连严重,术中虽然也出现剥离脾静脉主干时静脉瘤破裂出血,但是手术团队沉着冷静、密切配合、精准轻柔地夹住破口,分离血管施加止血夹,成功止血。
  脾脏切除后,王鹏还利用切除脾脏的上腹部穿刺孔帮小钱完成了阑尾切除术,因为小钱腹腔粘连加之穿刺孔的位置欠佳,操作困难,手术团队利用单孔腹腔镜积累的经验,成功克服了别扭,历经2小时手术顺利结束,术中出血仅仅100ml。术后小钱恢复良好,血小板由术前的22*109/L升至270*109/L(正常值:100-300*109/L )。
  手术是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唯一治疗方法,出生60天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十年存活率为80%,大于90天接受手术的患儿存活率仅有15%。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症为胆道闭锁术后的远期并发症,其治疗首选手术治疗。通常多次腹部手术史属于腔镜手术的禁忌症,严重的腹腔黏连容易导致手术并发症,术中极易误伤重要血管;分离黏连和辨认解剖结构也极具挑战性,需要术者具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和扎实的解剖功底。
  王鹏团队秉承着把困难留给了自己,让病人获益的追求,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将该绝对禁忌症变成相对禁忌症。此次的“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不仅解决了患者脾功能亢进,同时规避了再次开腹切口疝发生的风险,而且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腹壁的美观。目前该术式已经常规开展,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的选择。
  (供稿:薛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