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胃肠外科达芬奇机器人四级高难度胃肠癌根治大手术突破200例
发布时间:2022-1-10 阅读:7091次

新年伊始
通大附院人
以6号楼手术室单日170台择期手术的新纪录
打开了全新的2022
这其中忙碌的不仅是手术的医护团队还有我们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胃肠外科毛勤生教授、朱建伟教授两个团队
双双完成了超100例的
达芬奇机器人
四级高难度胃肠癌根治大手术
手术量达到省内前列水平
超过200名胃肠肿瘤患者
享受到全球最新第四代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微创手术

  近日,通州区的姜先生,到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患有超低位原发性直肠癌合并前列腺癌,当地医院表示手术难度极大,让人望而生畏,而且如果手术也必须切除肛门,这让本就心情低落的姜先生陷入了绝境,周转于各大医院,都没有收到满意的答复。经人介绍,姜先生慕名来到通大附院,找到胃肠外科主任朱建伟教授,终于问题得到解决,经手术后顺利出院。一次手术解决了体内两个不同部位的肿瘤,并且保留了患者的肛门,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的生理功能。
  朱建伟介绍,通过对姜先生入院后的系列检查发现,其肿瘤位于盆腔底部,位置深,空间狭小,如若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存在视野受限和操作困难的问题。朱建伟团队决定联合泌尿外科主任马利民教授借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高清晰立体成像系统为姜先生实施手术,手术中,朱建伟与马利民先后操作,利用机器人的机械臂,精准地切除了直肠与前列腺的肿瘤病灶。一周后,姜先生顺利出院。
  较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视野更清晰,操作更精准。拥有“三头四臂”的达芬奇,具有可以540度旋转、7个自由度的仿生机械臂,在狭窄空间操作比人手更灵活。视频影像平台可将手术区放大为10倍的裸眼3D视野,这样的视野是普通手术或内窥镜手术无法获取的。同时还具有荧光显示及淋巴结定位功能,可以使得胃肠道癌的淋巴结清扫更为精准、更加彻底,避免了可疑阳性淋巴结的残留。值得一提的是,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双手的颤动被完全过滤掉,转化为稳健精确的机械臂动作,大大提升了手术精度和手术质量。
  截至目前,通大附院胃肠外科朱建伟教授和毛勤生教授手术团队配合默契,双双突破百例,手术量达到省内前列水平,涵盖各类四级胃肠道复杂肿瘤手术及多脏器联合切除手术,术式有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尤其是低位直肠癌的极限保肛技术、机器人荧光染色淋巴结清扫术以及3D视野自主神经功能保护技术,使得机器人的优势更加明显,也为更多胃肠道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朱建伟教授表示,200例不仅是个里程碑,更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开始,它激励着通大附院胃肠外科手术团队不断精进医术、不断创新发展,用更精湛的技术和更精准化的医疗服务为南通及周边地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