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春季养肝,这几点不可错过—— |
|
发布时间:2022-2-28 阅读:10656次 |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季阳气生发,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春季人体生理的变化是肝主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逐渐加强,人的精神活动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所以,立春后,养生就得养肝。中医认为,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排毒的功能。根据肝脏的生理特性,可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来养肝。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心情忧郁或是急躁易怒易引发肝脏气血瘀滞不畅;反之,心情舒畅、宽心、心态平和,则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则有利于肝气生发和调节。因此,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好好睡觉,积极阅读,多与朋友交流,使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春季应早睡早起,以适应春季阳气初升的特点,防止“春困”, 适度“春捂”,避免露出脚踝、腰脐,伤害身体的阳气。人卧则血归肝,根据子午流注理论,子时(23:00~1:00)属胆经循行时段,丑时(1:00~3:00)属肝经循行时段,因此应早睡眠,最好在晚上10点上床就寝,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以利于肝胆的养护。

早晨就是一天中的春季。一日之计在于旱晨不睡懒觉,早早起床,就会发现早晨、上午的时间比下午、晚上的时间精力充沛。人们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各个器官得以恢复,所以工作、学习效率都会大大提高。这时晨起锻炼身体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健身功法八段锦,爬山、散步、踏青、打太极拳等都很适合。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起来。饮食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之物。初春阳气升发,辛甘之品可发散为阳以养肝,温性食物利于护阳,如葱、荽、韭、枣、花生等皆宜,但不宜食大热之品。

青色食物多入肝经,有清肝火解毒之效,故要常吃绿色蔬菜,如菜花、黄瓜、元白菜、柿子椒、绿豆等。另外少饮酒,多食粥品。要注意,动物肝脏并不能起到补肝作用,甚至因为其中胆固醇、重金属含量高,而增加肝脏负担。
春季艾灸,可调节气血运行规律来适应天气变化,以达到天人合一境地。艾灸作为与春天时节最契合的养生方式,可以对人体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以达到预防及调理疾病的作用。它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力,提升人体阳气,使人体内环境在春天与大自然相应。平日可以艾灸神阙、鱼际、中封、太冲、风池、三阴交这些穴位来调理养肝。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