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四十名四川伤员顺利入住我院新病房大楼,温馨舒适的现代化病房、精干亲切的白衣天使,让四川同胞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弛了,疲惫的脸庞也有了笑容。然而对于这群白衣天使,这只是夜幕降临后一系列诊治工作的开始。这一夜,他们注定无眠。
19:30 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





5月30日晚,我院急诊中心的门口灯火通明,通往综合病房大楼的生命绿色通道上凝聚了数百人的关切的目光,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一切准备就绪。 7点30分,夜空中终于响起了救护车呼啸的声音。“来了!四川伤员来了!”一直在焦急等候的工作人员们闻声而动。10辆救护车在警车的带领下径直开往新综合病房大楼,楼前高高飘拂的大红标语“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倾情为四川伤员服务”在灯光的映射下分外醒目。
20:30 第一时间开始诊疗




由于党政领导周密部署,医护员工和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四十名伤病员以最快的速度安顿了下来,而爱心病区主任刘璠教授在第一时间带领全体医生逐个对伤病员进行仔细全面的检查。由于四十名伤员中三十九名都是骨折病人,而其中约一半需要进行CT检查,医护人员立即护送他们进行相关检查,这一夜,包括CT、B超、心电图等医技科室都通宵工作,并且都是科室主任亲自为伤病员进行检查。此时,护士们正忙碌地做着基础护理,她们为伤病员梳头、洗脸、擦身、剪指甲……这些来自四川的同胞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胜似亲人的关怀。
0:00 静悄悄的爱心病房


病房大楼窗外虽然是灯火通明,但病房里却是一片静悄悄——四十名伤病员及陪伴的家属已经安然入睡。他们累了,或许从12日突发大地震后,还没安安稳稳睡过一觉。今晚,在这舒适的房间里,他们可以暂且搁下失去家园和亲人朋友的悲痛,重温久别的梦乡。 这时,几名护士正挨个巡视,看看伤员们是否不适,床头灯是否熄灭了,被子是否妥贴……在仔仔细细巡视完之后,悄悄关上病房门,护士站还有大量的工作必须在夜间完成。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一丝不苟,尽管平均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但每个护士都保持着最佳状态,因为坚定的意念在支撑着她们,她们的肩上还承担着护理零差错的硬指标!
2:00 灯火通明的医生办公室




十五楼医生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爱心病区的医生们似乎忘记了劳累,仍在讨论着每个伤员的具体治疗方案。这些医疗骨干在分成若干个医疗小组后,将四十名伤病员的病情和初步的治疗方案写在一张一平方米的纸上,依次“上堂过审”。 在刘璠主任的带领下,医生们初步筛选出了需要手术的病员名单,并连夜向相关科室送出了会诊单。在隔壁学术活动室内,十五医生正奋笔疾书,再过几个小时,就将进行早交班和全院大会诊,伤员们的病史必须在此之前完成,强烈的责任感和紧张的工作节奏,驱走了暂时的困意。 …… 这一夜,天使彻夜无眠,怀着一颗火热的爱心,为了肩头的责任,守护着这份健康和平安。当晨曦来临,他们用冷水洗把脸,轻揉有些疲惫的双眼,振作起精神,为了四川伤员的早日康复,继续奋战在临床一线! 霖 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