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差点坏死截肢,我院紧急施救上演“手术速度” |
|
发布时间:2022-6-29 阅读:4797次 |
24日,市区的丁先生来到我院介入放射科主任赵辉门诊复诊,经复查表明他一度因为右上肢动脉栓塞,如今已恢复如初,这让丁先生感慨不已,对我院给予的及时救治深表感谢。原来,6月初,我院多学科迅速诊断,快速反应,联合施救,成功救治了丁先生这位右上肢动脉栓塞的患者,取出了他心房中脱落的血栓,避免了其截肢的风险。 今年已经63岁的丁先生,有每天晨泳的习惯。然而,就在6月8日这天,他却在游泳过后出现了意外情况。当天,他从游泳池上来以后,就感觉到自己的右上肢发冷发白,随后出现疼痛、无力、感觉减退等症状,于是他赶紧前往我院就诊。 入院后,通过急诊会诊,医生了解到丁先生有房颤的病史,结合患者的手部症状和病史,医生诊断丁先生为房颤栓子脱落导致上肢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如若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肢体的缺血,严重者肢体会发生坏死。在完成各项检查后,介入放射科主任赵辉立即将丁先生收治入院。而此时,丁先生的右手已经出现严重缺血的迹象。 时间就是生命,赵辉为首的介入放射科团队即刻采取急诊介入手术。首先,进行右上肢动脉造影,从腋动脉起始发现有大量血栓,有部分侧枝循环绕过栓塞段向远处供血,置入溶栓导管经过血栓进行溶栓治疗。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仅留下一个创伤点,但也存在着部分患者血栓无法溶解、溶栓效果不理想的缺点。溶栓后4小时后复查,丁先生的症状改善不明显,溶栓并未达到理想中的效果,需联合急诊取栓治疗才能快速恢复手部供血。 面临这样的难题,赵辉立刻联合手外科进行联合会诊,通过多学科方法来帮助丁先生寻求最优治疗方案。手外科主任医师邓爱东在会诊时提出,需急诊取栓恢复肢体供血。随即和赵辉主任、施荣峰博士共同上台,采用肱动脉切开取栓术,使用取栓球囊成功取出丁先生体内腋动脉及下游血栓,术毕造影,血流能快速从主动脉供应到手指,手术成功。丁先生的手部疼痛、无力等症状迅速缓解,三天后顺利出院。 从急诊收治到初次手术,再到学科联合会诊进行二次手术,介入放射科团队反应及时,丁先生的救治快速及时。介入放射科和手外科在急危病情面前展现了高度的默契和配合,上演了与时间赛跑的“手术速度”。 “房颤栓子若脱落,随血流到人体任何供血部位,如四肢会造成肢体缺血、疼痛,严重者可以导致肢体缺血坏死,有截肢的风险;若脱落在颅内和颈动脉,可发生脑栓塞的症状,轻者可以偏瘫、失语,重者累及生命;若脱落在肠系膜上动脉,则会肠道缺血有腹痛症状,严重者会发生肠道坏死。”介入放射科主任赵辉提醒广大患者,有房颤者要到专科门诊就诊,规范抗凝随访,预防继发血栓的形成。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一定要赶紧到医院就诊采取相应措施。 (供稿:党委宣传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