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院医疗队员抵川开展伤员康复工作 |
|
发布时间:2008-7-15 阅读:5524次 |
7月15日一大早,我院朱振杰和胡玉明医生就从成都华西医院宿舍步行来到康复治疗中心。自13日下午抵川后,这已是第二个工作日,作为江苏省康复医疗队中仅有的两名南通医生,他们深知自己代表的是家乡形象,丝毫不敢懈怠。一到成都,他们就全力投入工作,14日,即对17名伤员进行了康复治疗,而昨晚,为了5000名伤员的资料整理,他们又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据悉,为了有利地震伤员的康复,卫生部在成都华西医院成立了地震伤员康复中心,从全国抽调富有经验的康复医生进行支援。江苏省卫生厅迅速组建了12人的康复医疗队率先奔赴灾区开展工作,我院朱振杰、胡玉明光荣入选。江苏省康复医疗队分管100个床位,截止15日早晨,首批40名伤员开始了康复治疗。而随着更多的伤员入住,他们的工作量还会加大。除了日常繁重的康复治疗任务,胡玉明还被确定为省康复医疗队的联络员,负责医疗队的宣传、向省卫生厅汇报工作等,“我一定会出色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胡玉明坚定地说。 接受到紧急赴川的任务,朱振杰、胡玉明医生没有丝毫犹豫,对迟来的请战获准倍感光荣。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们立即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请求赴四川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得知5名同事在北川县豆叩镇开展救治工作的动人事迹,他们更是热血沸腾。“对于地震伤员来说,后期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我具备抗震救灾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让我为四川伤员做些什么吧!”朱振杰在请战书中写道。胡玉明,作为此次省康复医疗队中的3名女医生之一,紧急赴川得到了男友的全力支持,很快为她备齐了各种物品,“我到了成都,他每天早中晚三次发来短信嘘寒问暖,让我有更多的动力和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胡玉明甜蜜地说道。 在出发前,他们就已得知,为了让四川伤员早日康复,医疗队员将连续工作。而事实上,这两天在华西医院的工作量已经超标3倍。当记者采访朱振杰问他累不累时,他微笑着说:“没事的,再苦再累我们也能顶得住!” 他还说,在出发前就已下决心要用娴熟的医疗技术、先进的服务理念帮助地震伤员早日康复。 随着康复医疗队的到达,一批批骨折、神经损伤的重伤员入住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他们的工作任务还会加重。但他们精神饱满、信心百倍,因为在他们背后有着780万南通人民的殷切目光,有着1800名通大附院人的深情嘱托。 林 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