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险!33岁男子大脑“下水道”堵塞—— |
|
发布时间:2022-12-6 阅读:4143次 |
“万万没想到孩子才三十出头,便得了罕见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幸亏有通大附院卒中中心的医生,及时诊断并手术,这才挽救了他的生命。”谈到王先生(化名)的病况,王先生的妈妈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近日,我院卒中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云峰和主治医师何爽为33岁的王先生实施了置管溶栓和梗阻扩张,术后王先生头痛、呕吐症状全部消失。 一个多月前,一向身体健康的王先生忽然时不时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一开始王先生并没有在意,以为是休息不足所引起,但一段时间过去,头疼呕吐的症状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王先生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后也无明显好转,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我院卒中中心做进一步的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王先生的脑压已经升高到400mmH2O(正常值为80-180mmH2O),真凶原来是颅内静脉血栓!“患者本身患有先天性高凝,血液容易凝固,这就导致颅内静窦脉堵塞,通俗地讲就是大脑的‘下水道’堵住了。时间越久,堵塞越严重,进而引发了颅内静脉血栓。”张云峰向王先生及其家人解释道。颅内静窦脉血栓发病率低,较为罕见,且发病隐匿,一旦发生十分凶险,致死率高。“根据患者的情况,我们打算先为其做置管溶栓,之后进行梗阻扩张。”在明确王先生的病因之后,张云峰团队当即针对他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诊疗方案。 置管溶栓时,张云峰和何爽发现患者颅内窦汇区、左侧横窦、右侧颈内静脉三处血栓已发生机化,导管很难到达上矢状窦。在不断尝试了多种入路方式、更换多种材料后,凭着丰富的手术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巧,张云峰和何爽成功将导管置入上矢状窦,历时近三个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 在接触性溶栓一周后,王先生迎来了第二次手术,这场手术将为王先生疏通大脑的“下水道”。术中,张云峰和何爽实施梗阻扩张,用球囊和支架打通颅内三大堵点,打通之后静脉回流恢复通畅。虽然奋战到凌晨两点,但术后王先生头痛、呕吐症状立刻消失,脑压也恢复到正常值。“虽然手术效果很好,但还是要避免脱水、腹泻等状况发生,规律作息,定期运动。”张云峰叮嘱道。 “目前发生脑中风的年轻群体越来越多,近日我院新收治的脑中风小伙仅24岁,发病症状也是头痛、呕吐。在这里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果感到头痛、呕吐,一定不要忽视,及时就医,早做诊疗。”何爽建议道。我院卒中中心目前是南通地区唯一一家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心整合了神经内、外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康复科等多学科的专家和技术,在脑卒中救治中形成了一套快速有效的急诊绿色通道和规范化诊疗流程。 (供稿:党委宣传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