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通唯一一家 | 守护“头”等大事 |
|
发布时间:2023-2-3 阅读:4372次 |
“启动绿色通道,患者需要立刻取栓!”1月31日凌晨,我院急诊医学中心接诊了一名颈动脉重度狭窄并发急性闭塞患者,该患者发病已经5小时,需要紧急取栓。接到通知后,卒中中心值班医生短短几分钟内赶到DSA室,为患者取栓。一个半小时后,手术完成,患者逐渐恢复意识。 实体化运行,一站式救治 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一般来说,脑卒中患者发病6小时内要进行取栓,卒中救治争分夺秒、刻不容缓。为了实现卒中一站式救治实体化运行,用更短时间救治患者,我院于2022年2月成立了卒中中心病区。 卒中中心设在急诊医学中心四楼,急诊脑卒中患者从送到急诊抢救室,到后续的检查、急诊手术、术后康复,均在同一座大楼完成,避免了急诊救治的跨楼转运。作为南通地区唯一一家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心整合了神经内、外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康复科等多学科的专家和技术,在脑卒中救治中形成了一套快速有效的急诊绿色通道和规范化诊疗流程。患者能够通过急诊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实现一站式救治。 多学科联合,24小时待命 卒中中心的医护团队由原先在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从事神经介入的医护人员组成,具有极强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手术经验,能够常规开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急性脑梗死取栓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同时病区设有24小时待命的急诊班,配有5套医护人员组合作为急诊备班。“卒中中心医护技人员的手机均是全年24小时保持通畅,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必须第一时间赶到医院。麻醉手术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人员也会随叫随到,密切配合。” 卒中中心主任张云峰表示。 卒中中心属于跨界学科,要求医护拥有多学科的专业背景,掌握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基本知识,不断了解、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同时,脑血管患者病情变化迅速的特点也要求医护生观察细致入微,能够及时发觉患者的早期并发症状。科室的年轻医师,在大量的培训、手术和比赛中也在不断地锻炼和成长。2022年首届中国神经介入医师手术大赛中,90后医生何爽在一千三百多人中杀出重围,挺进全国前20。 拓展新技术,迈步新未来 过去的一年,卒中中心团队在学科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步履不停,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颁发的神经介入建设中心;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动脉瘤、颈动脉支架等单项技术在全国排名稳步提升。通大附院也作为南通市卒中急救地图2.0版中的牵头单位,与各家卒中急救地图医院形成“区域黄金1小时卒中救治圈”,为江海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目前,康复医学科安排了医生在病区为患者进行床边早期康复,让患者尽快恢复神经功能。接来下我们将不断尝试更多、更新的技术,如积极开展双C臂DSA、床旁超声技术、AI血流分析辅助手术决策、血管介入机器人等技术,帮助脑血管患者更快、更好地摆脱疾病带来的痛苦。”展望2023年的工作,张云峰说道。 新的一年,年轻的卒中中心将继续砥砺前行,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全力全速,不断拓展新技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脑血管疾病科普,以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赢得百姓赞许。 (供稿:吴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