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大肿瘤!在肝脏手术“禁区”发现——
发布时间:2023-3-8 阅读:5114次

“手术禁区”发现大肿瘤
高血压病史30年
……
是选择手术治疗
还是保守治疗?
近日
我院肝胆胰脾外科范向军主任团队
为施女士成功切除了
肝脏尾状叶上的大肿瘤
重获了新生


  “禁区”肿瘤,患者深陷绝望
  
58岁的施女士一月前在当地医院体检发现肝脏占位,高度怀疑是一个肿瘤,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整个家庭措手不及。由于病情棘手当地医院无法处置,施女士慕名来到了我院肝胆胰脾外科范向军主任门诊就诊,很快被收治入院进行治疗。
  据了解,肝尾状叶位处于腹腔深处,由于不易暴露且毗邻肝门、下腔静脉等重要解剖结构,一度成为肝脏手术的“禁区”。尾状叶肝癌的存活期只有6-12个月,不做手术对患者来讲,就等于失去了生的希望,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做,手术一定要做,哪怕有一丝希望,我们也要竭尽全力争取。”面对施女士焦虑的眼神,范向军坚定地说。施女士的肿瘤紧贴第一、二肝门,紧紧趴在下腔静脉上,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要在不损伤第一、二肝门大血管和下腔静脉的前提下完整切除病灶,并保证切除干净,确保肿瘤不扩散,可谓是“虎口拔牙”。

  不幸中的万幸,高精手术绝处逢生
  
经过范向军手术团队的深度讨论,最终确定了对施女士实施荧光腹腔镜精细解剖下肝尾状叶切除的微创手术方案。在手术过程中,范向军采取荧光显像定位、肝血流区域阻断,左肝悬吊,精细解剖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短静脉等操作,在副主任医师王雷和麻醉手术科副主任医师钱丽萍组成的精干团队的默契配合下,历经两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完美切除了尾状叶的大肿瘤,术中出血仅50ml。
  “随着对尾状叶应用解剖的深入认识及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往采取的开腹肝尾状叶切除手术虽然技术成熟,但手术创伤巨大,腹腔镜微创下切除此段肝肿瘤,创伤小,恢复快,但对外科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范向军告诉记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手术过程中采用的吲哚菁绿(ICG)荧光染色技术让手术锦上添花,ICG荧光染色是近几年在精准性肝切除术中,继术前计算机三维立体成像、术中超声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辅助手段。在术中它能够精确定位肿瘤的大小及位置,为尽可能地减少肝脏切除范围,提高手术的准确性,避免重要管道的损伤等提供了充分保障。目前范向军团队已经熟练掌握并运用这门技术,让更多患者受益。

  “是你们的高超技术救了我的命”
  
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施女士顺利恢复,于术后第五天出院。出院时施女士望着腹部几乎看不到的微小疤痕,再也难掩激动的心情,紧握范主任的手连连道谢:“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的坚持与鼓励,如果没有你们精湛的技术,我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快,是你们的高超技术救了我的命!”
  也正如患者所说,通大附院肝胆胰脾外科范向军手术团队始终勇于挑战疑难危重手术,在腹腔镜微创半肝切除、肝段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以及胰头癌,胰尾癌的腔镜手术及高龄患者的复杂手术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为需要肝脏、胰腺手术的患者解除病痛,带来生的希望。
  (供稿: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