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35岁得了乳腺癌,失去乳房的遗憾还能弥补吗? |
|
发布时间:2023-6-7 阅读:8984次 |
患者张女士(化名)今年35岁,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右乳肿物,来到甲乳外科何志贤门诊就诊并进一步检查,经穿刺活检后证实为乳腺癌(双灶)。 健康是人生头等大事,但女性爱美也是天性,张女士很担心手术切除乳房后,会影响到自己的形象,乃至失去生活的自信。“对乳房外形要求高又不适合进行保乳手术的年轻乳腺癌患者来说,可行乳腺癌切除后假体重建手术,使健康与美丽共存。”何志贤主任耐心地向患者进行了剖析。 术前,手术团队对患者皮肤厚度、乳房宽度、高度、凸度等数据进行了精确测量,精心挑选出适当的假体。术中,何志贤在患侧腋下皮纹处作一长约5cm的切口,先完成前哨淋巴结活检,然后通过腔镜切除了全部腺体并完整保留了乳头乳晕,最后通过腋窝切口在胸大肌前方置入补片包裹好的假体,“经腋窝单孔腔镜下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假体联合补片即刻胸肌前乳房重建术”成功完成。 术后,张女士只在腋窝留下了5厘米的切口,非常隐蔽,两侧乳房外观对称、自然。“一次手术解决两个问题,何主任团队的精湛技术给了我新生命,让我可以勇敢自信地面对自己。”张女士在出院前感慨道。 据何志贤介绍,目前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且趋向年轻化,越来越多的乳腺癌病人在接受乳房切除治疗的同时又不想失去乳房,乳房重建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缺憾。它整合了传统手术、腔镜手术和整形手术的技术优点,是近年来乳腺外科手术技术的方向主流。手术由最初的乳房表面开放性手术转变为腋下微创手术,伤口位置更隐蔽,并且不会在乳房本身出现开放性伤口,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乳房外形更加自然,术后恢复更快。 我院甲乳外科常规开展各种术式的乳房重建术,包括:开放和腔镜下的胸肌前乳房假体重建术和胸肌后乳房假体重建术等,满足了乳腺癌患者对肿瘤治疗和美容的双重需求,对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生活品质,及时回归工作和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甲乳外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