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出生时仅28周,体重不足2斤,成功经历两次手术——
发布时间:2023-7-8 阅读:10962次

  近日,我院小儿外科主任印其友团队为一名患儿成功实施江苏省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肛门成形+直肠尿道篓修补术。
  天天(化名)出生时仅28周,体重990克,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医护人员发现天天的肛门位置并没有正常开口,小便里还带有胎粪,因此判断其为高位肛门闭锁并发直肠尿道篓。孩子妈妈刘女士怎么也想不到,刚一出生的宝贝竟患有这么复杂的疾病,这让一家人焦急万分。
  由于天天是早产儿,产后不足24小时,身体机能各方面都没有发育完善,一直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手术耐受性极差。“孩子的情况不容乐观,尽快手术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印其友了解到天天情况后,当即伸出了援助之手。术前,小儿外科、新生儿室、麻醉手术科开展MDT多学科会诊,对天天病情进行研判后,决定先为其行“横结肠造瘘术”,待情况好转后再行肛门成形术。
  在经历了结肠造瘘后,等待了10个月的天天身体条件终于达到了二期手术的要求。考虑天天年龄小,属于高位肛门闭锁,且合并有直肠尿道瘘,病情复杂,印其友在二期手术前再次联合小儿外科、小儿内科、影像科、麻醉手术科等开展多学科诊疗,制定细致化、个性化手术方案,最终决定为天天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来辅助手术。与天天父母充分沟通后,手术顺利开展,2小时后,由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肛门成形+直肠尿道篓修补术圆满成功,术后恢复满意。
  据印其友介绍,患儿属于复杂肛门直肠畸形,高位的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尿道瘘,相较于普通腹腔镜手术及传统开放手术来说,机器人辅助手术在手术精准度、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这在江苏省也属首例。
  达芬奇机器人具有高清三维放大视野,更高的分辨率,操作稳定,机械臂可在360°的空间内灵活操作,能提供更精准、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多学科协作诊疗的优势在于能够制定更详细的个性化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以及精细化的液体管理。这两者的深度融合,将为更多手术患儿带来健康福音。
  (供稿:小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