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会议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正在和曾经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同志们致以诚挚慰问。习近平总书记同大家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
大会表彰了30个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第31批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党支部书记、我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瞿利帅教授,作为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参加大会并接受表彰。此次江苏共有3人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10周年。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19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对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年来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援外医疗队员“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10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时代楷模”称号。12月13日,为弘扬中国医疗队精神,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经党中央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授予第29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等30个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赵兴山等60名同志“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2月30日下午,我院举办座谈会欢迎瞿利帅载誉归来。院党委书记施炜代表医院向瞿利帅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作为“白衣外交官”,瞿利帅率队为国请战、为国出征,获此殊荣,为医院新添了一份沉甸甸、亮闪闪的荣誉,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同时也是援外医疗队的荣誉,更是医院的荣誉,值得通大附院人骄傲,值得写入通大附院的历史。施炜指出,院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省内顶尖、国内一流,医、教、研、管四核驱动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奋斗目标,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必须坚守附院人独有的精神品质,秉持1911年张謇先生的办医精神、1958年迁校精神、1994年首次创三甲的精神、近年来冲刺医院百强的精神,更需要“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援外医疗队精神,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
第31批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由我院12名医务人员组成。2021年9月21日,医疗队肩负使命,奔赴非洲大地。在为期1年的援外工作中,医疗队累计完成门诊诊疗人数约2.5万人次,住院患者约1.3万人次,择期、急诊等各类型手术3213台,处理危重病人513人次,针灸3458人次,麻醉约750人次,X线、MRI 、CT检查约6000人次,胃肠镜检查645人次,幽门螺旋杆菌检测374人次;开展各种类型教学活动150余次,培训当地医师约720人次;开展公共卫生宣教25次,参加者548人次;开展公共卫生防治5次,参加70多人次;义诊10次,受益群众1500人次。
作为第31批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和党支部书记,瞿利帅率队依托我国援建的医疗技术中心,将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带到桑给巴尔,带领医疗队形成以腹腔镜技术为核心的微创特色品牌,多项手术开创了坦桑尼亚及桑给巴尔首例。组织开展“春苗行动”、眼科“光明行”、口腔颌面部外科“微笑天使”、耳鼻喉科“ENT camp”等专项医疗活动品牌,践行援外医疗队精神。医疗队的工作得到中桑两国政府的高度肯定,人民日报、新华社、桑给巴尔日报、桑给巴尔邮报、桑给巴尔政府电视台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先后上百次报道,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多次接见慰问医疗队,并在虎年中秋节当日授予瞿利帅桑给巴尔总统奖章和证书。
我院从1966年开始援外医疗,57年间30人次远赴万里重洋之外,在异国他乡奉献青春和热血,书写“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援外医疗精神。这次第31批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是我院一次性派出人数最多的一次。
(供稿:党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