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大冻梨”跨越千里以性命相托“小土豆”——
发布时间:2024-2-27 阅读:6800次

  近日,我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收到了三面沉甸甸的锦旗,这一份跨越两千公里的感谢背后,是“东北大冻梨”对“南方小土豆”的信任与托付。
  
来自黑龙江的钱女士今年 52 岁了,两年前被诊断为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这是一种罕见的严重感觉运动障碍周围神经病变,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四肢瘫痪、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两年来,钱女士一家四处求医,曾在多家大型医院就诊,大剂量的激素治疗虽能缓解症状,但是并发股骨头坏死,反复丙球冲击治疗病情也未见好转。“过去她最爱的就是广场舞,生病之后只能坐在轮椅上远远地看着。”钱女士的爱人不忍心看她在轮椅上度过余生,四处寻医问药,就在绝望之际,偶然听朋友说起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神经免疫相关疾病正在开展新技术——免疫吸附治疗,于是,夫妻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跨越两千公里来到这里。
  
今年1月下旬钱女士办理入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樊兴娟带领主任医师陈鑫及主治医师沈加兵与患者详细交流后制定了蛋白 A 免疫吸附的治疗方案。两日后,科室联合血液净化中心,为钱女士实施了国内免疫治疗领域的新技术——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术。
  
经过十多天,5次免疫吸附治疗之后,钱女士病情明显好转,双下肢的肌力由入院时的2级恢复至5级,从原来的坐着轮椅到现在能自己行走。她的爱人满怀激动地给医务人员送上了三面沉甸甸的锦旗:“南方小土豆技术嘎嘎好,欢迎你们来我们哈尔滨旅游!”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每一个与钱女士家接触过的医务人员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在千里之外的城市有了家人般的感觉。

  到底什么是免疫吸附?
  
免疫吸附技术是一种可以相对高选择性地清除体内致病性抗体的体外循环血液净化疗法,它通过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浆输入吸附柱,然后利用吸附柱内的经基因工程重组的葡萄球菌蛋白A分子对患者血浆内的致病性抗体进行精准“抓捕”后,再让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到人体内,如此循环往复,持续清除血液中的免疫性致病物质,改善和缓解临床症状。免疫吸附疗法 是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与传统的血浆置换相比,免疫吸附有更多的优越性:
  1.患者自身血浆回输,可防止血源性传染病;
  2.特异性清除循环中致病介质,对正常血浆成分影响小;
  
3.疗效更高,不仅清除致病性自身抗体,还能调节免疫和诱导患者产生免疫耐受。
  
现阶段我院神经内科与血液净化中心已开展紧密有效的合作,高效地为病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特别是重症急性期病人,确保“就诊-确诊-制定方案-进行治疗”整个环节的高效运转。
  
未来,在樊兴娟的带领下,神经内科也将逐步与其他专科联动,针对自身免疫性相关疾病进行深入交流,开展 MDT 联合治疗,从而更广泛地救治患者,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护团队也将积极探索创新,在神经免疫性疾病上寻找更多、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医疗科学发展和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樊兴娟开设神经免疫专病门诊已有5年余,是省内最早开设神经免疫专病门诊几家医院之一,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脑炎、多发性硬化、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等神经免疫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胸腺瘤相关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联合胸外科及肿瘤科开展了多学科协同的治疗方案,为此类患者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长期全程管理。
  
(供稿:胡秦 费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