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脚踝疼了十多年,左腿还比右腿短?一招轻松解决
发布时间:2024-3-19 阅读:6453次

近日
通大附院足踝外科主任医师韩庆林
为多年跛脚走路、双腿长短不一的章女士(化名)
实施了3D打印全距骨置换和踝关节置换术
术后
章女士脚踝疼痛减轻
双腿长度一致

这也是通大附院足踝外科团队
继开展南通地区首例踝关节置换术之后
结合3D打印进行的技术再突破

  数日前,韩庆林在门诊遇到了一位拄着双拐,踱步前行的特殊患者——章女士。章女士家住如皋,今年才49岁,却饱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困扰十余年。经年累月下,章女士左脚踝的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严重。据章女士的丈夫介绍,尤其是近五年,她只能依靠双拐慢慢走路,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为了减除病痛,章女士的丈夫带着她辗转多地求医,但效果并不显著。系列检查后发现,她的左脚踝属于终末期踝关节炎,并且伴有严重的骨缺损。如果按照常规的手术方式,为其进行距骨与根骨的直接融合,虽然可以消除疼痛,但是会导致左腿短缩,影响美观。考虑到章女士还很年轻,韩庆林团队并不希望她以后的人生要在一瘸一拐中度过,为了让章女士在术后走路与正常人别无二致,在多次讨论下,他们决定为其实施3D打印全距骨置换+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全距骨置换更加精准,能够满足患者个性化的需求,为其完整地重建缺损的距骨,弥补骨缺损造成的左腿短缩,从而消除疼痛、正常行走。”韩庆林介绍道。一般的踝关节置换术只需重建关节面,而3D打印全距骨需要对缺损的距骨进行完整重建,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这也是韩庆林团队自2023年在南通地区开展第一例踝关节置换术后,结合3D打印进行的技术再突破。
  术前,韩庆林团队利用CT扫描左脚踝的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试模及模型打印,反复修改后量身定制距骨假体。术中,在狭小的踝关节空间内,韩庆林团队精准解剖、精准置换假体,并完整保留了踝关节的活动功能,历时两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定制化的假体植入后,久违的笑容也回到了章女士的脸上。“韩主任和蔼可亲,医术精湛,遇见他是我们一家人的幸运!”查房时,章女士(化名)的丈夫激动地说道。
  (供稿:吴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