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约有2亿多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然而,“风湿”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一知半解。事实上,风湿免疫性疾病与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疾病密不可分,病症复杂多变,常常被称为医院的“疑难杂症科”。
通大附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于2006年,2011年成立风湿免疫科实验室,2015年获评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并于2022年获批“十四五”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现有18名专科医师中,主任医师/教授5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名,其中博士5名,硕士13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各2名。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1名,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1名,中国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1名,江苏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及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各1名,南通市医学会风湿免疫病学分会及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各1名。
作为南通地区首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风湿免疫病专科,科室医护人员在科主任达展云的带领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始终坚持用最好的专业技能和服务理念为江海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守护患者健康是责任
风湿免疫疾病虽然常见,但许多患者由于缺少对病症的认知,可能会病急乱投医,得不到规范化的治疗,导致错过医治的最佳时机,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致残致死的例子亦不在少数。“十多年来,各种形式的宣教活动我们始终在坚持,希望让全社会提高对风湿免疫疾病的关注,达到对常见病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宣教目的。”达展云坦言。据了解,风湿免疫科医护团队始终坚持在每月最后一个周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集中健康教育,从饮食结构、生活起居、就诊注意事项等方面现场答疑;定期前往社区与区县乡镇为百姓现场义诊,为医护人员做培训;团队先后参与公益活动百余场,制作类风关、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教手册,举办科普讲座上千例。
风湿免疫疾病与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疾病密不可分,疑难病例丛生,对科室医生的临床专业要求很高,往往一种病的表象牵涉很多学科。例如关节炎是风湿免疫科常见的一组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除了炎症反应外,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炎患者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损害,影响其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达展云告诉记者:“在临床中,关节炎的诊疗往往需要多个科室合力而为。过去,患者需要辗转奔波于多个科室求诊和治疗。如今,通过由通大附院副院长顾志峰、关节外科主任医师王友华、手外科主任医师邓爱东、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郭根凯、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刘苏领衔的风湿免疫团队,患者就能获得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全方位的诊疗服务。”
“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实现零的突破
相信不少人通过中国香港知名演员周海媚,了解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该病不易根治,需长期治疗,且患者长期遭受折磨而被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
2023年4月,邹女士频繁出现多关节痛、尿面泡沫增多及明显脱发的症状,遂前往上海某著名三甲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其为系统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通过激素、传统抗风湿药物治疗后病情未有缓解。忧心忡忡的邹女士本已不抱希望,但听当地病友介绍后,慕名找到了达展云。“接诊后,我建议患者立即住院进行肾活检,以明确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再进一步进行精准治疗。患者入院后,科室曹海霞副主任医师、李留霞主治医师为她成功进行了肾穿刺活检术。术后肾脏病理结果提示V型膜性肾病改变。临床上,V型狼疮性肾炎对常规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达展云说,通过对患者进行了反复筛查和评估后,我们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是近年来在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突破,即通过将健康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经过前期充分准备,邹女士于2023年11月12日住院,风湿免疫科丁翔护士长带来的护理团队给邹女士评估身体状况,13日干细胞通过院内放行检验后输入邹女士体内,在输注期间,医生护士仔细观察,全程陪护。最终,邹女士成功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为疑难重症风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福音,也为我们风湿科医护团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这标志着我们在SLE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将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为难治性风湿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法,更填补了南通地区及我院在干细胞临床应用中的空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近年来,风湿免疫科在医院的支持下,不仅选派青年医师外出访问学习,更积极举办多项风湿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江苏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苏中风湿病论坛及区域会议,通过宝贵的交流对话平台,同专家学者交换医学最前沿的技术以及实践中的体会和困惑。学习“走出去”,成果“带回来”,科室已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20余项;多次获江苏省卫计委新技术引进奖、江苏首届中医药科技奖、南通市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106篇,参与编写风湿免疫病相关指南、诊疗规范28部。
目前,科室承担着南通地区及苏中、苏北地区风湿免疫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常规开展各种风湿免疫疾病的专项治疗,特别是在复杂的如神经精神狼疮、重症狼疮肾炎、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病所致ILD/PAH、难治性痛风、不明原因发热等疾病具有较高诊治水平,成功带动了南通地区风湿免疫临床医疗工作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科室于2023年新引进的超声引导下关节腔穿刺术成为微创精准诊治关节疾病的利器,已为近千名江海百姓带来福音。达展云告诉记者:“这项技术通过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关节腔,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或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准确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多种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且目前全市范围内仅我们医院能开展这项技术。”
随着通大附院东院区即将启用,风湿免疫科也进行了扩容升级,新增加床位25张,开设常态化专家门诊、高级专家门诊,提高医护人员配比,以确保科室在两个院区的日常运行中做到同质化、垂直化、规范化管理。
(供稿:徐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