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微创搭桥术! “小切口”带来“心”希望 |
|
发布时间:2024-5-21 阅读:5658次 |
“来之前想着心脏手术要开胸,会很痛苦,但是真没想到切口很小,恢复这么快!”近日,在我院心胸外科病区,患者冯先生(化名)刚刚复查完就兴奋地告诉记者,大夫说他身体的各项指标恢复得不错,很快就能康复出院了。看着眼前这位红光满面、中气十足的样子,谁也不会想到,曾经他饱受心脏病折磨,几天前还是严重心梗,经历了一场难度较大的心脏搭桥手术。 冯先生今年58岁。10天前,正在工作时,他突然感觉左侧肩背部酸痛,持续时间较长。因为患有5年高血压史,这样的异常状况引起冯先生的警觉。果不其然,几分钟后,他又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随后,家人赶紧把他送到了一家医院。经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后,医生发现冯先生的冠脉出现多处严重狭窄,需要尽快实施心脏搭桥手术。“一听说要开胸搭桥,我当时就有点犹豫,这种手术创伤可不小,甚至都担心下不了手术台。”冯先生的抵触心理使治疗陷入僵局。 经过全家人的多方打听、反复考虑,冯先生来到我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希望能找到更安全可靠的治疗办法。心胸外科尤庆生教授接诊后,对冯先生的病情进行了详细评估,认为患者可实施“小切口微创心脏搭桥术”。经充分沟通和科学缜密的多学科会诊,冯先生的“救心”手术很快启动。尤庆生教授及其团队密切配合、精准操作,从冯先生左胸前外侧第四肋间处切开了一个仅4cm的小口,进行微创切口手术。 虽然是小切口,但手术难度可不小。“切口小,就必然会导致手术视野小,可操作空间狭窄,对外科医生麻醉、体外循环等技术和经验要求非常高,手术难度成倍增加。”尤庆生教授介绍,整台手术使用的是专业的微创手术器械,将患者体内的一段乳内动脉,吻合在冠脉左前降支狭窄段远端,使血液顺利绕过冠脉狭窄部位,使原本缺血的心脏恢复供血。历经2个多小时紧张有序的切拆缝合,这台高难度心外科搭桥手术顺利结束,堵塞的血管顺利疏通,再次恢复活力,冯先生重获“心”生。术后8小时,患者脱离呼吸机,随即从重症监护室转回病房,各项生命体征显示平稳。 “和传统切口的搭桥手术相比,微创搭桥手术避免了胸部正中切开胸骨,保持了胸廓完整性,胸腔骨性结构未遭受破坏,患者痛苦少,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及下床,尤其利于老年患者的早期恢复,避免了下肢血栓形成、肺部并发症等。同时,心脏跳动下搭桥避免了体外循环系统对人体的影响,更利于保护患者心肺和血液系统功能,这些对促进患者恢复都具有较强优势。”尤庆生教授坦言,尽管有诸多优点,但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适合采用微创心脏搭桥术。靶血管细小、体型过于肥胖、心脏明显扩大及心功能差、合并有其他较复杂疾病的患者,仍需要优先考虑传统切口搭桥手术。 据了解,此类手术我院已常规开展,均取得了良好疗效。多年来,我院心胸外科通过不断钻研高精尖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诊疗理念,凭借精湛技术与崇高医德,努力打造出一支“心胸王牌军”,护佑江海百姓健康,力争为广大心血管病患者带来更加安全、精准、舒适化的诊疗服务。 (供稿:顾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