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4个科室联合抢救、34袋血液输注,46岁男子被成功救治 |
|
发布时间:2024-9-9 阅读:1905次 |
近日,一名突发剧烈腹痛的46岁男性患者李某(化名)被紧急送入我院东院区。入院时血压告急、面色苍白,情况非常危险。急诊CT检查显示,李某腹腔大量出血,考虑失血性休克并判断为脾脏破裂。面对这一危急状况,我院迅速启动紧急抢救预案,组织普外科、麻醉手术科、ICU及输血科积极参与抢救给予生命支持,并为紧急手术做好准备。经术前病史询问显示,李某有多种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慢性肾衰竭、心脏二尖瓣脱垂,同时因腘动脉血栓长期服用利伐沙班。这无疑为手术治疗增添了困难与风险,普外科主任王鹏团队携麻醉手术科主任医师陈红生、副主任医师佘庆,经过周密的病情分析与风险评估,李某术中及术后发生失血性休克及心脏、呼吸意外风险极大。 “我们信任通大附院!”“我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经过充分沟通,李某及家属均表达了强烈的手术意愿。 经过规范程序手术准备迅速展开进入手术室时,李某血压进一步下降,全身湿冷。手术室护士们凭借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立即为李某开放多条静脉通路,进行快速补液,以稳定其生命体征。与此同时,麻醉医生精准实施中心静脉穿刺、气管插管及全身麻醉,并动态监测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确保循环稳定,全力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随着腹腔的打开,眼前的一幕令人触目惊心:大量积血与脓液充斥其间,脾脏肿瘤已破裂,周围环绕着大片坏死组织及脓肿,胰腺尾部亦有明显坏死。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王鹏没有丝毫犹豫,带领团队仔细清理腹腔内的坏死组织,同时敏锐地捕捉每一处可疑出血点,确保止血准确。 然而,患者的病情远比预想的更为严峻,长期服用利伐沙班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使得腹腔内出血难以控制。在手术台上,李某的动脉血压数次跌入谷底,对超大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几乎毫无反应,累计出血量高达3500毫升。紧急使用13支肾上腺素及11袋冷沉淀,6袋红细胞,5袋血浆等血液制品后,生命体征得以基本维持。 关键时刻,王鹏团队凭借精湛的手术技巧,精准迅速止血,同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患者的创伤和失血;麻醉团队则灵活、准确应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相对稳定。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将李某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拽回来。 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手术宣告成功,李某迎来生存的希望。术后,李某转移至重症监护室(ICU),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林华团队进行密切监护。一周后,经过ICU团队的精心照料与不懈努力,李某身体状况稳定,顺利转入普通病房继续后续治疗,现已康复出院。 “这位病人病情非常凶险,住院期间一共输注了34袋血。所幸的是我们一直注重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参与,这样在第一时间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并迅速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王鹏介绍道。通大附院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和安全。 (供稿:朱校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