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我院年度十大新闻发布
发布时间:2025-1-22 阅读:4502次

  一元复始,新岁序开。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南通大学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医院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医院全面开启建设省内顶尖、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突破之年,这一年我们向千万江海百姓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一、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更具成效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受上级党组织表彰

  全院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多形式、多载体、全覆盖学习,全会精神深入到全院干部职工心中。医院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化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党委获南通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获评南通大学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15人次获上级党组织表彰。医院获党建引领全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获评江苏省青年文明号,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等级医院复评。

  二、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会


党委书记施炜讲党课

  党纪学习教育落实落细,全面从严治党高质高效,党风廉政建设抓常抓长,形成了强大的思想合力和行动动力。按照南通大学党委统一部署,2024年4月17日,我院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会,在全院党员干部中进行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通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有措施,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以党委会第一议题、专题读书班、党委书记讲党课、邀请专家作报告等形式,确保党纪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2024年12月,医院顺利接受江苏省大型医院巡查。


参观南通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三、上级领导调研高水平医院建设,发展信心大力提振


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谭颖,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杨宇民调研


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调研

  2024年5月29日,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谭颖,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杨宇民,2024年8月19日,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分别到我院东院区调研高水平医院建设工作。作为江苏省高水平建设医院,他们希望通大附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秉承“大医精诚,以宏慈善”的院训,立足新起点,继往开来,进一步夯实“硬件”、完善“软件”,加快人才培养、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推动东西院区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为推动健康江苏、健康南通作出更大贡献。

  四、东院区正式启用,“一院两区,东西两翼” 新发展格局形成


东院区院名石揭幕


东院区运行首日,院领导慰问住院患者

  在省、市两级政府,江苏省卫健委、南通大学、南通市卫健委、市医保局、东院区各参建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5月30日,我院东院区投入运行,标志着我院作为苏中地区唯一一家江苏省高水平建设医院,正式开启“一院两区,东西两翼”新的发展格局,向着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东院区一期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规划床位2500张。东院区以先进的设计理念、科学合理的流程布局、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舒适宜人的就诊环境,东西院区“同质化、一体化、差异化、特色化”建设发展理念,为江海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更精湛的医疗技术,书写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历史新篇章。

  五、铸造一流品牌专科,疑难重症解决能力再提升


神经疾病中心运行

  聚力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工作,2024年,神经疾病中心(神经外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成为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眼科后第三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泌尿外科获批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创伤、骨科、神经疾病专业入选江苏省区域医疗中心。2024年9月30日,由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介入、神经重症、神经康复等5个临床专科组成的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全面运行,通过“多学科、团队化、一站式、全流程”,为神经疾病患者提供全面、便捷、个性化的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服务。以疾病为链条,打造乳腺中心、糖尿病足中心、足踝外科、肛肠外科、肥胖与代谢性疾病诊疗中心、脊柱侧弯诊疗等中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一站式的医疗服务。

  六、打造升级版人才培育365工程,人才引培硕果累累


人才日启动

  医院设立“人才日”,推出“人才培育365工程”,以3年为一个培育周期,每期投入专项培育基金,打造“名医筑峰计划、名师领航计划、管理提效计划、天使护航计划、青苗启航计划”5项人才培育计划。人才项目申报实现新突破,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共39人,其中引进海外博士2人、紧缺急需高层次临床技能型人才4人。新增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省医院协会副会长1人,新增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省特聘医学专家1人、省第七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第二层次3人、第三层次10人、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负责人1人、省卓越博士后3人、省“双创博士”5人、省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行政事业类培养对象1人。新增柔性聘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专家7人。《江苏组工信息》头条报道了我院人才工作。


新增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


新增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

  七、高质量科研不断突破,创新成果捷报频传



顺利通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点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23项

  2024年,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点,两项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23项,资助经费创历史新高,立项数已连续五年稳定在20项以上。“中枢神经创伤”研究团队成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标志着我院以第一单位在CNS子刊上发表高质量研究型论文取得突破。以我院为第一单位发表在中科院1区的SCI研究型论文已达34篇。“江苏省硼中子俘获多癌种精准靶向治疗技术转化工程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成立研究型病区(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获国家药监局BE(药物等效性)临床试验备案,并已成功开展1项BE试验项目。2024年度获临床试验项目数、临床研究项目数及经费均创历史新高。



《Science Advance》发表论文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落户医院

  八、履行公立医院职能,对口支援工作再受表彰


江苏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大会

  2024年12月26日,江苏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大会在南京举行,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许昆林会见参会代表,第31批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党支部书记、我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瞿利帅教授参加大会,并作为援外医疗队员代表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积极落实对口支援工作,2024年,我院派驻响水县人民医院专家18人,开设名医工作室3个;专家诊疗患者共计23033人次,开展会诊手术84台,开展大型义诊7次、巡回医疗1次,有力帮扶响水县人民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截至2024年,医院先后有30人次援外、53人次援疆、13人次援藏、72人次援陕,在受援地培养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响水县名医工作室揭牌


援疆医疗队


援陕医疗队

  九、彰显为民情怀,惠民举措做细做实 


基层党建共建活动暨“附院名医进社区 健康科普惠万家”活动


“80之约 附院相伴”


获评全省医疗保障系统先进集体

  2024年,医院实施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简化流程,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及“80之约 附院相伴”工作。开展基层党建共建系列活动,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积极顺应医保改革形势,主动提升医保管理内涵,获评全省医疗保障系统先进集体。2024年11月,我院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智慧服务评估三级,智慧医院建设又一次实现突破。“美丽医院”建设获评全国优秀案例。开展“急救知识进万家”“附院名医进社区,健康科普惠万家”系列公益活动50余场次,融媒体中心开展各类直播150场,拍摄完成“东院区100问”服务短视频。


通过国家智慧服务评估三级、获评“美丽医院”

  十、建成文化新地标,绽放医院百十三载历史底蕴


西院区善园开园


东院区宏善苑张謇像揭幕

  2024年7月20日,东院区张謇雕像在东院区宏善苑揭幕,并布展“向新而行”医院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果展。2024年11月19日是我院建院113周年纪念日,西院区善园正式开园。西院区善园、东院区宏善苑成为一院两区的文化新地标。我院大型原创话剧《大国良医》三部曲之二《通医人》,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4年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优秀剧本。国内首家互动体验式中风科普馆开馆;文博中心获“2024年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称号。亲子园、职工集体婚礼、新职工联谊会、整生日活动、职工疗休养、从医30年纪念活动,为文化润院孕育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由我院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健康中国创新传播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健康品牌大会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退休职工荣休仪式


第五届健康中国创新传播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健康品牌大会


“铁定一生”集体婚礼

  回首2024年,通大附院人不驰于空想,真抓实干;不骛于虚声,奋楫笃行。
  展望2025年,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供稿: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