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竞技场·青年才俊|张澄: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发布时间:2025-2-3 阅读:1037次

  “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雷锋日记》中的这句话,激励着无数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我院心电图室医师张澄就是其中一个,默默地学习雷锋精神,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心脏,作为生命的发动机,其健康状况无疑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我国每年有2.5亿人次做心电图检查,3500万人次做动态心电图检查,需求量巨大。2011年张澄从学校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心电图医生,十多年来,他诊断过的心电图报告20余万例,犹如一位出色的心脏“侦察兵”,守护着广大患者的心脏跳动。

  “心电图看起来很简单,几个波、几个段,实际上心脏上的密码不是那么容易破译的,我们需要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才能够迅速捕捉到心电图中的细微变化,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张澄回忆道,一位心肌梗死患者,因上腹疼痛迟迟不好转来医院检查,为患者做心电图时,高度怀疑其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立刻联系心血管内科医生,启动胸痛绿色通道进行诊治,由于救治及时,患者病情得以迅速控制,没有并发更严重的后果。碰到疑难心电图,在科室副主任医师王鹏的带领下,心电图室每周都会开展疑难心电图讨论会,在交流学习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行医之路上,张澄始终信守“医者仁心、患者至上”理念,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服务上尽职尽责,无数次地加班加点,曾有一段时间因新冠病毒感染诱发心肌炎增多,每天要诊断200多份心电图报告,科内很多医生在退烧后,很快回到了工作岗位,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连轴转”顶了班。“疫情风暴中整个科室都是一直在岗的‘雷锋医生’。”张澄说道。
  
除了在科室负责常规心电图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阿托品试验等操作,张澄还承担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区留学生的实习带教任务。2020年初,南通疫情肆虐,面对严峻的疫情和国内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告急,曾在我院实习的留学生纷纷开展支援行动,“我们在一起!与南通携手同渡难关,汇聚爱心涓涓细流而成奋勇前进的磅礴之力,定能战胜疫情!”留学生的爱心举措让张澄感动不已。

  心电图医生的工作是平凡又重要的,“请躺下、撩裤腿、卷起袖子……”每天重复着相同枯燥的话术,五颜六色的导联却筑起了患者心脏的第一道警戒线。“随着医学的进步,心电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这一行的知识学无止境。”张澄坚定地说。
  (供稿:吴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