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窗户,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刘燕华已经开始了她每天的工作。每天清晨七点三十分,她的身影总是准时出现在病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细心地巡视每一位病人的床位,用专业的眼光捕捉每一个细微的病情变化。八点整,随着查房工作的开始,刘燕华更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病患的关怀与治疗之中,特别是对那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她更是倾注了无尽的耐心与关爱。每周二和周五的手术日,她更是以一丝不苟的态度,确保每一台手术都能在安全与精准的轨道上顺利运行。而这一切,只是她作为消化内科晨光守护者日常工作的冰山一角。
刘燕华师从消化内科知名专家倪润洲教授。倪教授一直秉承“做医生,先做人”的理念,教导学生要从患者角度出发,为他们着想,为他们省钱。刘燕华深受导师影响,将这一医者仁心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在消化内科工作的六年里,她始终刻苦钻研专业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成为科室的中坚力量。

刘燕华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方面有着不错的实力。在此基础上,她还擅长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胆总管结石取石术以及胆胰管肿瘤支架引流术等介入治疗。2024年,消化内科在ERCP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经口胆道镜技术,为更多难治性胆管结石、不明原因胆管狭窄等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刘燕华等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
在刘燕华的从医生涯中,曾有一次惊心动魄的急诊经历让她至今难以忘怀。那是一个晚上八九点,急诊收治了一位患有化脓性胆管炎的病人,情况危急,血压极低,已进入休克状态。当时正值刘燕华值班,她立即为病人实施ERCP手术,并紧急联系麻醉科进行插管准备。经过40余分钟的紧张手术,终于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这次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除了繁忙的临床工作,刘燕华还非常注重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学术研究的深入。每次做完胃肠镜检查后,她都会回顾患者的病理并作总结,特别对疑难病例保持随访,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在病房里,她还带教研究生,传授开医嘱、诊断化验结果等临床技能。她随身携带小本子的习惯也影响了自己的学生,鼓励他们多钻研、保持学习的习惯。在科研方面,刘燕华结合临床经验,发现研究点并进行深挖,为消化内科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供稿:黄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