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角落里有一个看似渺小却不容忽视的科室——血液净化中心。它就像一台永不停摆的机器,容不得一点差池。在这里,永远有透析机的低沉嗡鸣,患者规律的治疗周期,以及医护人员穿梭的身影。但若你走进细看,那些看似重复的日常里,有着无数关乎生命的“暗涌”。

沉默的“生命马拉松” 血液净化中心的时钟好像是被拉长的。患者安静的躺在病床上,看着血液在管路中循环,护士每隔半小时测量血压并查看穿刺点是否完好。每个责任护士都在小本本上记录了特殊情况,3床治疗中途要吃颗糖防止低血糖,9床经常忘记吃药提醒是否已吃…这些琐碎的细节织成了一张安全网,兜住了患者摇摇欲坠的生命。
日月与星辰相伴 每天天不亮,血液净化中心的灯光准时亮起,护士认真检查每台机器的性能,娴熟的装好每套管路,为病人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只求他们安然无恙的归家。早班患者治疗结束了,还有中班、晚班,此时已是繁星满天的夜空。而血液净化中心,仍然一片灯火通明,患者的排班、患者的药物、患者的检查报告,他们依旧在忙......在这里,每天平凡的重复,每月雷打不动的应急演练,都是为了血液净化患者在这条道路上能走的更远。

平静表面下的精心动魄 这里,没有手术室的紧张,没有急诊室的喧嚣,只有透析机规律的运转声。但看似平静之下,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命守护战正上演着。 何阿姨今天笑呵呵来,不以为然的说“昨天区喝了场喜酒,今天拉水有点多,3.6公斤”,护士一听就有所警觉:今天何阿姨的水超标了,透析期间极易发生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透析期间护士数次巡视,不厌其烦的再三宣教控水的重要性,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终于等到何阿姨安全的结束了治疗。但下机时何阿姨感觉有些疲累,护士也不敢放松警惕,坚持让她等待区休息片刻,同时积极联系家属接其回家,为防止病人归家途中发生意外。突然,等待区的病友喊了起来“护士,护士,快快快,有人晕倒了”,只见护士长飞奔过去,何阿姨已经无意识。护士长立即将病人就地平躺,判断病人无颈动脉搏动无自主呼吸后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责任护士快速推来抢救车开放开进行人工呼吸,主班老师急忙推来监护仪和除颤仪。抢救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下一班透析的病人在旁边注视着、感叹着、祈祷着......终于,何阿姨慢慢地睁开了眼,监护仪上心跳和呼吸也恢复了,血压也上来了,她虚弱的说着:“我这是怎么了?还好有你们啊!”记得有位前辈和我说过:其实在血液净化中心不好,这里没有新生和治好病这一说,有的只是生命的终结。但是我想如果我能将这条终结之路拉长,在这条路上用尽全力为他们铺满鲜花,减少痛苦,那我们的努力就是有意义的。


血液净化中心的日常,是我们最朴素的模样——从来都没有奇迹般的起死回生,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备战。当患者说“我们现在都习惯了,一天隔一天的来这......”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份习惯背后,是护士的双手在平凡的褶皱里,一寸寸托起的生命重量。 (供稿:主管护师 范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