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我现在走路走得可快了,本来还以为要瘫痪了呢,真的谢谢你们,现在恢复得这么好。”近日,在我院东院区神经外科一病区,正准备办理出院手续的贺先生兴奋地和医护人员说道。 就在前些天,神经外科、胸外科、脊柱外科组成的MDT团队通力协作,成功切除了贺先生椎管内10×7公分的巨大肿瘤。术后患者恢复迅速,第二天双下肢麻木感明显缓解,第五天已能独立快步行走。 八年前,贺先生体检时发现椎管内肿物,因无症状未予重视。平时身体状况一直不错,尤其干重活是把好手。直到3个月前,他逐渐出现双侧足底麻木、双膝以下皮温降低的症状,走路像脚踩棉花般,每一步都全凭大脑的指令迈出。 家人立刻带贺先生去当地医院做了磁共振检查,显示肿瘤不仅占据椎管内空间,还侵犯至下胸椎右侧脊柱旁,导致T10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如此巨大的椎管内肿瘤极为罕见,随时可能引发脊髓损伤、瘫痪等严重后果。贺先生一家安居盐城,他本人则在南通务工。出于对通大附院的信任,贺先生一家选择到南通就医。
 右三为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徐希德/左二为胸外科主任医师陈建乐/右二为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姚羽
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徐希德接诊后,详细查体、完善检查,并一键启动了神经外科、胸外科、脊柱外科等科室组成的MDT多学科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手术是患者唯一的希望。 经术前穿刺活检明确肿瘤性质后,三个科室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姚羽团队先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为后续手术提供稳定的脊柱结构;神经外科徐希德团队接过“接力棒”,精准切除椎管内肿瘤,最大程度保护脊髓和神经;胸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陈建乐团队接过“最后一棒”通过胸腔镜微创技术,摘除胸腔内拳头大小的的肿瘤组织。 手术风险极大,瘤体对脊髓的压迫严重,术中稍有不慎则会损伤脊髓,术后会有瘫痪的风险及排便、排尿功能丧失,肿瘤残留复发的可能性。
 左一为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徐希德/左二为胸外科主任医师陈建乐/左三为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姚羽
经术前精心准备,多学科团队克服了重重挑战:肿瘤与脊髓、肋间动脉、下腔静脉等重要结构紧密粘连,分离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出血或脊髓损伤;巨大的肿瘤体积增加了手术操作空间的难度。历时7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团队成功将肿瘤完整切除,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得到重建。 徐希德提醒,椎管内肿瘤早期症状常表现为肢体麻木、行走无力,易被误认为普通腰腿痛而延误治疗。若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保障预后的关键。 (供稿:吴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