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团队迎难而上,成功为一名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实施高难度射频消融术,以精湛技术和前沿设备改写患者命运!
“巨心”狂飙命悬一线
55岁的张先生(化名),自幼被诊断为“法洛四联征”(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少年时期接受过矫正手术。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停止——近三年来,他反复胸闷气急,逐渐丧失活动能力,甚至无法完成日常行走。
经检查显示:他的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右心房巨大(86×70mm,约为常人4倍)、三尖瓣极重度反流、双房显著扩张,左室射血分数仅36%(正常值>55%),NT-proBNP高达10000pg/ml(正常<100pg/ml),心电图提示持续2:1房速,并且既往也有房颤发作。经多学科讨论,考虑为“心动过速心肌病”,若不及时干预,心功能将持续恶化,危及生命!

“三重”挑战逐一破局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例,由心血管内科陈子微副主任医师主刀,团队迎难而上,术前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然而术中困难远超预期:
1️、“巨无霸”右心房:患者右心房极度扩张,普通导管无法触及边缘,陈子微采用Swartz长鞘支撑才将导管送至冠状窦,术中结合三维高密度标测技术,精准揭秘房速异常电路传导图--围绕三尖瓣和手术疤痕的折返路径;
2️、致命解剖变异:患者因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后心脏严重转位,常规进入左心房穿刺位置竟正对主动脉,稍有不慎可致主动脉破裂。团队凭借心腔内超声(ICE)实时导航,在“雷区”中开辟安全通道;
3️、脆弱心脏的消融难题:右心房多发憩室、心肌菲薄,传统消融易穿孔。团队运用高功率消融导管联合可视可调弯鞘管,逐层击破病灶,实现“精准打击”。

“失控”心脏重归节律
历经4小时鏖战,房扑终止,左房房颤病灶同步消融成功。术后电生理检查确认所有异常通路消失,心脏终于恢复“正常节拍”。术后12小时,张先生即可下床活动;术后随访显示,其心功能显著改善,胸闷气急症状消失,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此例手术的成功,得益于三维高密度标测系统、心腔内超声等‘精准导航’技术,更离不开多学科协作与手术团队对复杂心脏解剖的深刻理解。”陈子微表示。
“房颤、房速等尤其是合并心衰患者的综合管理是国际难题,我们通过个体化策略和前沿技术结合,为这类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通大附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主任陆齐教授强调。作为区域心血管疾病诊疗高地,我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常规开展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脉冲场消融、生理性起搏等先进技术,年手术量和手术难度省内名列前茅。无论是“微小病灶”还是“复杂心脏”,我们以匠心守护每一次心跳!
(供稿:居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