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一颗心脏六支桥挽救濒危冠心病患者
发布时间:2025-4-21 阅读:178次

  “现在终于能躺平睡整宿觉,走路也不喘了!”4月16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73岁的王老伯握着主任医师秦卫的手感慨。
  两周前,秦卫团队为这位冠心病合并心衰、心梗的危重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心脏表面搭建6根“生命桥”,成功实现心脏完全血运重建。术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从29%跃升至49%,心功能显著改善,曾经被心衰“禁锢”的生活正重新舒展。
  回顾患病历程,王老伯的老伴仍眼眶泛红:“过去一年半,他爬两层楼要歇三次,晚上必须半坐着睡觉,双腿肿得像水桶。”王老伯是一位有18年高血压、15年糖尿病病史的老病号,1年多前便感到心脏不舒服,今年初病情急转直下——咳嗽、胸闷到无法平躺,当地医院治疗两周无效后,转入通大附院时已呈“端坐呼吸”状态:只能靠在病床上喘气,稍一躺平就感觉胸口被巨石压迫。

  冠状动脉造影揭示“冠脉严重三支血管病变”:左前降支全程布满斑块,最严重狭窄达90%;左回旋支远段狭窄程度达90%;右冠状动脉中远段完全闭塞。心脏超声显示,其心脏泵血能力仅为29%(正常人55%以上),如同长期缺油的“老旧发动机”,随时可能熄火。
  面对这台“濒临停转”的心脏,秦卫团队决定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发现,患者冠状动脉因长期高血压、糖尿病侵蚀,多支血管严重狭窄、长段弥漫性病变,如同老化水管内壁结满坚硬水垢,吻合难度堪比“在玻璃丝上绣花”。团队耗时6小时,为心脏搭建6条“生命通道”,给心脏恢复供血网络。由于心脏功能比较差,术中经股动脉路径为患者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装置辅助心脏泵血、降低前负荷。


右一为主任医师秦卫

  术后,随着心功能改善,困扰王老伯许久的双下肢水肿迅速消退,尿量恢复正常,心脏超声显示EF值升至49%,相当于心脏泵血能力提升近70%,术后一周,他已能在病房走廊缓慢散步。
  秦卫介绍,该患者实现心功能的跨越式提升,得益于完全血运重建这一核心优势:6 根桥血管覆盖所有病变血管,较常规3-4支搭桥更彻底地恢复心肌供血。
  冠脉搭桥术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常规术式,取用患者自身其他部位的血管为患者重建心脏血运,具有远期效果好、疗效确切、安全等优点,尤其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冠心病左室功能受损、支架后反复心绞痛、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等患者,首选冠脉搭桥术。
  (供稿:吴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