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我院举办“五一”国际劳动节劳模创新工作室联合义诊
发布时间:2025-4-30 阅读:274次
  为庆祝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群众健康意识,4月29日,我院在东西两院区门诊同时举办劳模创新工作室联合义诊活动,来自全院的8个劳模团队的17位医护人员参加了义诊。


东院区合影


西院区合影

  劳模领衔  星光熠熠
  此次参与义诊的专家均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及高年资医护人员,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院党委书记、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施炜教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通市先进工作者、普外科主任医师王志伟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黄中伟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通市先进工作者、眼科主任医师管怀进教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柯开富教授,南通市先进工作者、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刘红教授,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冯健教授为群众义诊。
  此外,来自施炜劳模工作室的蒋锐、张佳佳,黄中伟劳模工作室的梁桂文,柯开富劳模工作室的陈秀、钱海兰,刘红劳模工作室的林赠华,冯健劳模工作室的王海英、陈华茂,王鹏劳模工作室的薛慧敏、张蕾等临床医护专家也在现场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提供了专业且细致的解答。

  细致问诊
  暖心互动
  上午8时,门诊大厅的义诊台前已经排起了长队,人群中既有慕名求诊的疑难病患者,也有携带检查报告复诊的“老病号”。面对焦急的患者,劳模专家们用耐心与细心展现出医者的温度与专业。
  义诊现场,一对夫妇早早地等候在施炜教授的诊台前,“施教授你还记得我吗?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看看我现在恢复得多好!我刚从青海旅游回来,给你带了点葡萄干,想让你知道我现在的日子呀过得像葡萄干一样甜!”施炜教授没有立刻认出这位神采奕奕的中年妇女,直到张女士开始讲述她的病情。原来,3年前张阿姨因左眼突然视物模糊做磁共振检查发现,眼球后方肌锥内有一个1.5cm的肿瘤。面对传统开颅手术可能遗留头部疤痕的风险,一向注重形象的她一度陷入焦虑。施炜教授团队细致评估后,决定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腔入路微创技术,通过单侧鼻孔置入内镜,利用高清立体成像精准定位肿瘤边界,配合纳米级显微器械分块切除肿瘤,全程避开面部皮肤切口。术后张阿姨视力明显恢复,更令她惊喜的是,鼻腔内仅有一个微小愈合点,面部未留任何疤痕。施炜教授笑着说:“谢谢你们的心意,特产就不需要了,看你恢复得这么好,这就是对我们团队最大的肯定。”


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院党委书记、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施炜教授

  “看今天的义诊号都挂满了,所以我早点过来,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早早就来到义诊台前的王志伟教授这样说。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通市先进工作者、普外科主任医师王志伟教授

  “我爸爸在医院住院,我过来陪护的,自己最近总感觉有点胸闷,这是我二月份的体检报告,黄主任您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从门诊路过的患者家属来到黄中伟教授的义诊台前询问着。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黄中伟教授

  眼科管怀进教授诊室前一位市民正和其他患者分享他的喜悦,“我是带我妈妈来复查眼睛的,之前是找的管主任做的手术,我提前一个月挂的号,没想到正巧碰到义诊,还给我们免了挂号费。”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通市先进工作者、眼科主任医师管怀进教授

  “这个指标一定要定期复查,我们按这个方案继续走,已经越来越好了。”刘红教授的诊室里大多是她从脑海里就能提取病历资料的患者,所以面对他们,刘红教授总是多了份叮嘱和鼓励。


南通市先进工作者、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刘红教授

  一位七旬老人因反复头晕辗转多家医院未果,神经内科柯开富教授仔细翻阅其病历,结合老人症状开药,并指导患者用药后注意事项。


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柯开富教授

  “其实不必谈结节色变,体检发现的肺部小结节95%以上都是良性,建议你半年后再复查一下CT。”冯健教授耐心地向患者讲解肺结节的病因,消除患者的疑惑。


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冯健教授

  “阿姨,你的血糖稍微有点高,要注意管住嘴、迈开腿哦。”“大爷,你可能刚才走路有点急,先坐一坐,过一会儿我再帮您重新量一次。”义诊台前,量血压、测血糖、健康指导……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护理姐妹们也忙碌不停。
  两个多小时的义诊活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医护团队们充分发挥学科专长,耐心细致地为患者答疑解惑,大家纷纷表示不仅免费,而且都是各个科的大专家,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惠民。
  六年坚守  初心如磐
  自2019年来,我院已组织开展六次劳模专家联合义诊,累计服务群众近2000人次,这一品牌活动已成为连接医患的暖心桥梁。院党委书记施炜表示:“劳模创新工作室是通大附院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是众多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劳模精神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义诊,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顶尖服务。”


义诊现场

  未来,我院将进一步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注重发挥劳模专家的引领示范作用,紧紧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紧密结合专业特色,精心打造创新团队,不断丰富创建内涵,力争资源共享,以点带面,提升水平,服务医院发展,让更多青年医务人员在劳模创新团队的共同成长中传承匠心与仁心,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多红色力量。
  供稿:朱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