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薛万江教授团队联合妇产科团队共同完成了一台腹部无切口的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阴道后壁切除手术,这是集勇气、技术和关怀于一体的综合性手术,充分体现了我院多学科诊疗的综合水平为复杂疾病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病情之重:三重病变,盘根错节
68岁的张阿姨(化名)患糖尿病多年,身体一直欠佳。去年5月,她不幸被确诊为晚期直肠癌,伴随便血、体重骤减、下腹坠胀,生活陷入极度痛苦。
尽管经过多次化疗和靶向治疗,肺部转移灶得到控制,直肠肿瘤却仍在进展。今年8月检查发现,肿瘤已侵犯阴道后壁,形成了直肠阴道瘘。“那段时间真的太煎熬了,身心俱疲”,张阿姨回忆道。
更棘手的是,她盆腔内还长有一个巨大的子宫肌瘤,紧紧压迫周围器官,让整个病情更加错综复杂。若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虽能清除病灶,却意味着巨大创伤、漫长恢复,以及可能影响终身的并发症。

医者抉择:“自找麻烦”,只为患者受益
为了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薛万江教授牵头组织多学科团队(MDT)反复讨论,最终做了一个“自找麻烦”的决定:实施完全腹腔镜微创手术,实现腹部“零切口”。这就意味着,医生们必须放弃传统大开刀的便利,转而在几个“钥匙孔”大小的操作孔中,完成多器官的切除与重建。
“努力减少患者的创伤,让患者少一个切口,多一份舒适,哪怕我们多费十倍力气,也值得。”这是手术组医生的共同想法。
手术策略:微创+重建,一举三得
凭借周密术前规划和精湛团队协作,薛万江教授和妇产科团队共同为张阿姨实施了一体化腹腔镜手术:首先切除巨大肌瘤、子宫及双侧附件,解除盆腔压迫;然后彻底切除直肠肿瘤及受侵犯的阴道后壁,处理直肠阴道瘘;最终利用患者自身健康组织,重建盆底结构,为她筑起一道“保证未来生活质量的可靠防线”。所有标本均经会阴和阴道自然腔道取出,腹部没有任何切口。

左一:主任医师薛万江教授
康复见证:第二天就能下地,她重拾信心
由于手术精准微创,张阿姨恢复神速,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几乎无腹部疼痛。“真的没想到好得这么快!第二天就能走路,肚子上也没有长疤。”她激动地说,“本来觉得得了癌症就没希望了,是这次手术让我重拾信心。”
成功的盆底重建也极大保障了张阿姨今后的生活质量,为后续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医生提醒:早发现、早治疗,不要放弃希望
“像张阿姨这样多种疾病并存的情况并不少见。即便是晚期肿瘤,也不要放弃希望。规范治疗,依然有可能重获生机。”薛万江教授建议,“如果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下腹坠胀或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尤其是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务必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这场手术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用最小的代价,最大程度地守护患者的生命尊严与生活质量。
(供稿:蒋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