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化疗增重40斤,移植最终成功!淋巴瘤患者绝处逢生——
发布时间:2025-9-5 阅读:576次

  “谢谢各位对我的精心照顾。” 68岁的赵大爷(化名)出院之际,在通大附院西院区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门口,精神爽朗、神采奕奕地向医护人员挥手致意。
  如今的他,让人难以想象曾经两度生命垂危。一年前,赵大爷突发呼吸困难,仅能日夜端坐。至我院就诊提示纵隔淋巴结肿大,且伴随心悸、胸闷症状加重,先后于相关科室接受治疗。虽经病情曾一度好转,但不久又大量胸腔积液出现胸闷气促。 “他是去年12月左右转入我们血液内科,来的时候病情十分危急,身体极度消瘦,体重仅80斤左右。”血液内科主任医师黄红铭教授回忆道。
  黄红铭教授团队以最快速度应对患者病情,在积极对症处理同时采用各种诊疗方式,多学科会诊一起跟进,确诊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合并RS样细胞,该病例不仅病情严重,且诊断难度极大,属于临床疑难病例。
  “在第一阶段治疗中,考虑到患者高龄、身体基础状况差、一般情况不佳,我们选择了渐进式小剂量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赵大爷安返家中,但回家不久出现致命性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我们医护团队再次齐心协力把赵大爷拉了回来。”副主任医师曹鑫介绍道。
  经过半年的精心治疗,赵大爷病情显著好转,体重在数月内增加约40斤,身体状态逐步恢复,家属和本人也和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信任感。今年7月,黄红铭教授团队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提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建议——该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免疫力,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期,且术后无需频繁往返医院治疗。
  今年8月,赵大爷顺利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从移植病房出院。目前,他的淋巴瘤已达到完全缓解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正常,后续仅需按照医嘱定期返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即可。

右二:主任医师黄红铭教授

  赵大爷的康复出院,再次证明了通大附院血液内科在疑难血液病诊治领域的强大实力。未来,通大附院血液内科将继续以精湛医术为笔、以温暖服务为墨,在血液系统疾病诊疗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精进,为江海百姓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健康防线。
  (供稿:居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