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青春携手,强院有我——我院青年学者联谊会正式成立
发布时间:2025-9-9 阅读:683次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院荟萃工程,加强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凝聚青年力量,9月7日,我院青年学者联谊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南通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林、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杨宇民在大会上讲话,并共同为青年学者联谊会揭牌。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我院党委书记施炜出席活动并讲话。南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保密工作办公室主任刘峰,南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沈永江,南通大学青年学者联谊会会长钱涛,全体院领导出席活动。大会由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史加海主持。院党委常务副书记赵建美宣读《关于成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青年学者联谊会的通知》。

  陈林肯定了医院在人才引育用留方面的扎实成效,指出青年学者联谊会这支队伍是一支学术功底扎实、科研潜力突出、年轻且高学历的群体。他希望青年学者联谊会在南通跨越发展的绝佳窗口期,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成为青年人才的加油站,医院发展的助推器,在推动学术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反映人才心声、弘扬医院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紧紧抓住青年时期科研创新的黄金期,敢闯无人区,勇攀制高点,充分展现青年人才的社会责任和医者情怀,共同绘就通大附院群星闪耀的发展空间。

(陈林发言)

  杨宇民代表南通大学向联谊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附属医院是南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始终坚持“校院一体、协同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学校和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重点在青年人才。附属医院青年学者联谊会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学校尊师重才战略和人才聚力行动的有力举措,也是校院协同推进青年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招。他对青年学者联谊会和青年学者们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强化协同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共同体;二要勇攀科技高峰,扛起医疗科研新使命;三要健全体制机制,构建青年发展生态圈。

(杨宇民发言)

  施炜在讲话中表示,当前医院正处在建设省内顶尖、国内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青年人才队伍。青年学者联谊会的应运而生,恰逢其时,意义深远,青年人才要充分利用青年学者联谊会这个平台,主动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在思想碰撞中激发火花,在团结协作中凝聚力量。他对青年学者联谊会的发展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二是勇于攀登高峰,追求学术卓越;三是加强交流互鉴,实现共同成长。

(施炜发言)

  钱涛代表南通大学青年学者联谊会致贺词,并分享了发展建议,要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新生态,打造创新策源地;要拓展兄弟高校协同合作新维度,共建发展共同体;要深化医院精神文化传承新内涵,培育时代新人。

(钱涛致贺词)

(史加海主持)

(赵建美宣读《通知》)

  会前,召开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青年学者联谊会第一届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青年学者联谊会章程》,并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成员。支小飞当选会长,郑文杰、马洪冬、夏天担任副会长,汤志远担任秘书长,杨磊、张正威、董晨担任副秘书长,肖俊、游波、朱玉娟、黄䶮、王天一、方朗、陈子微、徐海霞、蒋锐担任理事。

  支小飞代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青年学者联谊会作表态发言,立志成为“青年成长的助推器 ”“ 附院形象的新名片”“附院精神的传承人”,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医院发展的洪流,用激情、智慧与汗水,共同谱写医院更加壮丽的青春华章。

(支小飞表态发言)

  为贯彻落实院领导、科室负责人联系人才制度,进一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示范引领培养力度,帮助青年人才不断提高医教研能力,医院为每一位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员聘请了成长导师,现场举行“青蓝师徒结对”仪式。

  大会还举办了青年学者联谊会学术沙龙第1期专家讲堂,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胡霁教授作精彩授课,分享的主题是《学术规划与基金申请的个人体会》。专家讲堂由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总会计师马强主持。

(胡霁授课)

  医院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青蓝结对导师以及青年学者联谊会第一届全体会员参加大会。

  (供稿:葛媛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