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大附院生殖医学中心的一间诊室里,一对夫妇轻轻放下了一箱旺仔牛奶牛奶,是道谢更是寄托——他们结婚十年却始终未能迎来一个宝宝。
小丽(化名)和丈夫小陈(化名)的故事,始于爱情,困于疾病。2017年,小陈被确诊患有膀胱肿瘤,经历手术、化疗及长达两年的膀胱冲洗治疗。尽管最终康复,这场大病却像一道无形的墙,阻隔了夫妻之间原本亲密的关系。心理的压力与担忧,让他们始终未能成功同房。
“他们身体其实没有不能生育的问题,”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王霞回忆道,“但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医学方案,更是心理上的理解与支持。”
在详细了解情况后,王霞敏锐地意识到,比起直接采用辅助生殖技术,解开他们的心结更为重要。“就算帮他们有了孩子,如果同房问题不解决,也可能影响夫妻感情。”她一边鼓励他们放下心理负担,尝试自然同房。同时也提出了另一种治疗方案:如果夫妻仍不能正常同房,则可以考虑做人工授精,这也是最接近于自然怀孕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
与这对小夫妻充分沟通后,他们选择了先尝试自然怀孕。在B超监测到小丽排卵期卵泡状态良好时,王霞温柔而坚定地鼓励他们:“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们可以的。”

副主任医师王霞在门诊
两周后,小丽在家中测出怀孕。夫妻俩喜极而泣,然而很快被确诊为生化妊娠——胚胎未能成功着床。希望乍现又瞬间跌落,夫妇俩陷入深深的沮丧。
面对他们的失落,王霞没有放弃。她耐心地宽慰:“就当作一次月经。出现生化妊娠的情况,说明你们的精子和卵子可以正常结合,你们更要对自己有信心!”
这番话如春风化雨,重新燃起了小丽和小陈的信心。他们决定再次尝试。不久之后,喜讯终于再次传来——这一次,宝宝稳稳地来了。
如今,胎儿已在妈妈腹中健康成长三个月,一切指标正常。回来复查时,夫妻俩眼中带光,声音哽咽,紧紧握着王霞的手:“谢谢您,王医生,不仅是帮我们怀上孩子,更是挽救了我们的信心。”
作为一名生殖医学领域的专家,王霞始终坚信:“治病”需先“治心”。“很多夫妻表面上是因为生育问题来找我们,但其实他们更需要的是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就像小丽他们,一旦心结打开了,好孕自然就来了。”
她微笑着说道:“我们不仅要给他们一个孩子,更要给他们找回相爱的勇气。”
(供稿:黄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