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本该是奔跑、绽放的年纪。可对小丽(化名)来说,青春却被裹在230斤的身体里,伴随着一连串健康警报。一次急诊的经历,彻底惊醒了她和妈妈。她们来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诊疗中心,李鹏教授团队为她实施了经脐单孔袖状胃切除手术,开启了一段“重生”之旅。
被“困”住的青春
“那时候,低头看不见自己的脚尖。”小丽的声音里,有释然,也有一丝沉重。不规律的作息、深夜的宵夜、作为北方人最爱的面食……这些看似日常的碎片,一点点拼出了230斤的体重。“每次体检报告都像警告信,提醒着25岁的身体,已经像48岁。”
真正让她无力的,是那些藏在生活里的细节:脖子和腋下洗不掉的黑色印记(黑棘皮)、一年多没来的例假、总是油腻的脸和头发。“我越焦虑越想吃,吃完更焦虑,像进入无限恶性循环。”
一次急诊,一个转折
一场旅游大吃特吃后,她突然上吐下泻。在急诊室,血糖仪显示“空腹血糖18.9”,她瞬间觉得“天塌了”。
回家后,妈妈用无声的行动接住了她的无助。“妈妈没责备我,她到处打听、咨询。”最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单孔减重手术”给母女俩带来了希望。“我来南通陪你,把体重和血糖都降下来,咱把健康找回来!”妈妈的话简单却坚定。
手术: 一场“精细活”
“很多人以为减重手术就是‘切胃’,其实没那么简单。”李鹏主任解释说,“像小丽这样BMI很高的患者,腹腔内脂肪多,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非常有限。好比隔着箱子做针线活,对医生的经验和手感要求极高。”此外,肥胖患者心肺负担重,对麻醉管理的考验也不小。截至目前,通大附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诊疗中心已成功完成了约130例单孔减重手术,其技术能力和患者口碑已让团队稳步迈入全国第一梯队,成为省内该领域的一面旗帜,让更多人恢复健康和自信。

睡一觉,手术就结束了
进了手术室,小丽最怕的是疼。但过程出乎意料的轻松,“就像睡了一觉,醒来全都结束了。”这背后,是现代微创技术和成熟麻醉共同创造的“舒适医疗”体验。
手术成功只是开始。术后,李鹏主任为她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更让她安心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发检测报告,总能很快收到回复。“那种被时刻关心的感觉,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份“超重”的关爱,成了她重生路上最温暖的支持。
6个月后,她摇身变“辣妹”
6个月后,小丽成功减重80斤。身高一米八的她,变化大到惊人。“最明显的是脸和头发不油了,买衣服时不再想‘能穿什么’,而是‘想穿什么’!”她自信地说,“现在我也是辣妹啦,耶!”
更重要的是,那些曾经让她睡不着觉的指标——高血糖、脂肪肝、高血脂,甚至黑棘皮都随之消失了。健康的身体,让她终于能轻盈、自信地拥抱属于自己的25岁。

专家说:给生命多一个选择
“我们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异常指标,而是一个个被肥胖困扰的鲜活的人。”李鹏主任感慨地说,“单孔减重手术是个强大的工具,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情。但我们更看重的,是手术前后与患者和家人建立的信任。”
李鹏主任也提醒,减重手术有严格适用人群,不是所有肥胖都适合,有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科学减重是一项系统治疗工程,安全性建立在专业团队、先进技术和长期随访之上。患者在决定前需要充分评估,术后也要做好长期健康管理。
小丽的故事,关于爱与勇气,也关于现代医学带来的新可能。当健康亮起红灯时,成熟的医疗技术、严谨的安全体系,加上个人决心,能爆发出改变人生的力量。希望她的“重生”之路,能为更多迷茫中的人点亮一盏前行的灯。
(供稿:蒋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