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冯健:吸烟后“复吸”更伤肺
发布时间:2010-1-4 阅读:7285次


  如今,许多烟民已经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下决心戒烟的不在少数。但不少人戒烟后没多久,经不住诱惑,又重新吸烟了。殊不知,这种戒烟后再吸烟的行为是极不可取的,其危害甚至比不戒烟还要严重。

  戒烟不当反而加重病情

  美国呼吸科领域的专家曾经对477名戒烟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戒烟不当会加重吸烟者现有疾病的病情。与一直吸烟的人相比,戒烟后又重新吸烟的人的肺功能衰竭更快。复吸者更容易受到烟中有毒物质的侵害,比一直吸烟者更易成瘾,且在“复吸”后,其吸入的香烟数量更多,且每口烟的吸入程度更深,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吸烟者一旦戒了烟,就要坚决抵制住香烟的诱惑,彻底把烟戒掉,以免“复吸”对身体造成更大损害。

  避开“诱惑”控制吸烟欲望

  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其吸烟的冲动并没有完全消失。在一些特定的“危险”情况下,如周围有人吸烟、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心情烦躁、饮酒后等,会有更强烈的吸烟冲动。为避免“复吸”,戒烟者应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并事先准备好有针对性的“对抗”措施,以应对“危险”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的戒烟方法

  戒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逐渐减量法”,另一种是“突然停止法”。“突然停止法”虽然会使戒烟者在戒烟的头两个星期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但效果较好。“逐渐减量法”持续时间较长,戒烟者往往不容易坚持。戒烟者不妨回顾一下以往失败的戒烟经历,寻找适合自己的戒烟方式。

  正确处理戒断症状

  刚开始戒烟的时候,由于血液中尼古丁浓度降低,以及心理和行为习惯尚无法马上适应,戒烟者会出现渴望吸烟、头晕目眩、胃部不适、便秘、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及失眠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戒断综合征”。一般地说,这些症状在戒烟后2~3周后可自行消失。戒烟者可在开始戒烟后的1周内,适当减少工作,以便释放压力。当有吸烟欲望时,可慢慢深呼吸,外出散步或锻炼,喝杯茶,嚼块口香糖等,以转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