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首页 / 详细内容
 
眼科专家支招如何防治“红眼病”
发布时间:2010-9-17 阅读:5939次


  自上周四下午起,到通大附院眼科门诊来看“红眼病”的学生骤然增多,本周内平均一天有30-40人,患者有小学生、中学生、甚至有几个家庭全家总动员,一起来看“红眼病”。

           眼科门诊红眼扎堆 专家支招如何防治

  9月14日,市区的李先生一家三口一起来到通大附院眼科门诊,他们三人患了同样的疾病——红眼病。李先生说,女儿是市区内某小学的学生,前两日,班上有几位同学患红眼病,没想到孩子先感染上了,现在全家都眼红了。“这红眼病是不是传染啊?有办法防治吗?”心急的李先生还没坐下就向眼科专家提出了疑虑。
  
“红眼病”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是以结膜高度充血,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接触传染源后2小时~48小时内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病。患者自觉眼部不适感,1-2 小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加重,有明显的眼刺激症状,表现为刺痛、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
通大附院眼科的专家介绍,此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今年学生患此病的较往年多。只要在医院经过正规治疗,一般可在2~3周痊愈,仅少数患者合并发热或其它系统感染。
  由于红眼病主要通过患眼,手,物品进行传播,在学校、家庭、办公室的传播很快,如接触了患者或患者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如:学习用品、娱乐玩具、门把手等或与患者公用洗脸毛巾、脸盆等就会造成红眼病的传播。
  通大附院的眼科专家建议: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期间,应.阻止红眼病患者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患红眼病的学生应在家休息,避免到校后传染给其他同学。预防红眼病最有效的措施是:讲究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面部、更不能揉眼睛。家庭成员里若有人患了红眼病,除了需及时去医院就诊外还要做好家庭隔离:休息睡眠时房间分开、洗脸毛巾、面盆单独使用;家里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被褥枕巾等勤洗勤换并暴晒;患者用过的物品可以用84液或酒精擦拭消毒。  
               薛晓慧 王金霞 刊登于9月16日《江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