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超引导下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成功开展 |
|
发布时间:2011-5-19 阅读:9502次 |
“一针见血”是每位护士给病人静脉输液时力争达到的目标,但对86岁的蒋大爷来说却不那么容易实现。蒋大爷是位胃癌晚期患者,经过多次反复的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他的外周静脉已经严重损伤。他现在痛苦的就是每天的输液,用他的话说每天就像绣花一样,要打几针才能将补液挂上。 经院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简称PICC)小组专家姜珍护士长现场会诊后发现,对蒋大爷行PICC置管有很大难度,因为外露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全部遭到损伤,常规经肘下置管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患者拒绝深静脉置管。经过反复论证,姜护士长决定为病人在上臂行B超引导下联合改良技术行PICC穿刺置管。 5月10日下午,姜珍护士长带着便携式B超机,为蒋大爷准备体位、消毒建立无菌区、B超探头找准血管定位。开始进针了,大家的眼睛都盯着显示屏,随着针尖穿过皮肤、皮下、一个亮点进入血管腔内中央。“有回血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只见暗红色的血液从针尖的尾端缓缓流出,最困难的一步已经完成,接下来的步骤驾轻就熟了。送导丝、扩皮肤、送鞘,直到最后导管固定完毕。当天下午,姜珍又连续给两位患者行B超引导下行PICC穿刺置管,都一次成功。 B超引导下的穿刺技术目前只在上海、南京等几所大医院开展,它对穿刺者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在穿刺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手眼高度协调,才能成功。我院B超引导下PICC置管的成功开展,为不具备常规PICC置管的病人开通静脉通路提供了有效技术保障。 金小红
|
|
|
|
|
|